新華社北京1月31日電(記者 郝亞琳、侯麗軍)農曆壬辰年爆竹聲中,德國總理默克爾將應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之邀訪華,這是她對中國的第五次訪問,也是中國在農曆新年迎來的第一位外國政府首腦。
時值中德建交40週年,面對復蘇乏力的全球經濟,持續蔓延的歐債危機,默克爾此訪被外界高度關注。此間國際問題專家認為,作為今年中德兩國高層交往的開篇之作,默克爾此訪將進一步充實中德戰略夥伴關係的實質內容,對推動中德、中歐關係順利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北京:政治之旅
中國是默克爾2012年訪問的第一個歐洲以外的國家。德國媒體評論説,德中兩個政治體制完全不同的國家,“已從最初試探性的接觸,發展到如今建立起穩定的經濟聯絡與政治關係”。
去年以來,中德兩國就保持著高規格、高密度的互訪,還舉行了首輪政府磋商,這也是中國首次與歐盟國家建立如此高級別的政府磋商機制。今年,中德還將合作舉辦為期一年的“近觀中國”——2012德國“中國文化年”系列活動。
“中德兩國領導人的頻繁互訪,是雙邊關係積極發展的一個標誌。”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前會長、前中國駐德國大使梅兆榮説,“默克爾此訪的一個重要作用在於充實中德戰略夥伴關係的實質內容。通過深入溝通,增進相互了解、加強政治互信,在此基礎上消除障礙,推動雙方在經濟技術領域的進一步合作。”
訪問中,默克爾將與多位中國領導人舉行晤談。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所所長馮仲平認為,除了中德關係,中德領導人還會就共同關注的中東地區局勢等國際熱點問題交換意見。在國際事務中的合作也是中德關係的三大支柱之一。
廣東:經貿之旅
德國是中國在歐盟內的最大貿易夥伴和投資及技術引進來源國。在世界經濟依然存在諸多不確定性、歐洲債務危機陰雲密布的背景下,中德經貿關係不僅沒有被削弱,反而變得更加緊密。2011年,中德雙邊貿易額達到近1700億美元。雙方領導人還商定了未來5年雙邊貿易額翻番達到3000億美元的目標。
在默克爾短短的訪華行程中,經貿活動所佔比例將較大。據了解,結束北京的日程後,默克爾還將飛赴廣東,參觀當地企業並出席有兩國企業界人士參加的一個經濟論壇。
“經貿合作一直是中德、中歐關係的亮點之一,也是中德關係的重要支撐。”梅兆榮説,“面對當前歐債危機對雙方和世界經濟的影響,默克爾將經貿合作放在重要位置是很正常的。”
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經濟研究室副研究員熊厚認為,穩定並繼續深化同中國的經貿關係,對於德國和歐洲順利走出歐債危機的陰影非常重要。
默克爾訪華前夕曾表示,德中兩國現在的任務是將去年兩國政府磋商中制定的合作協議轉化為現實,尤其是環境和氣候保護、發展和利用再生能源等方面的合作。
梅兆榮認為,德國在發展低碳經濟、知識經濟和環保經濟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而中國提出的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擴大內需、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等戰略舉措,為兩國企業合作帶來了新機遇。
他同時指出,雙方還需要消除在經濟技術合作方面存在的一些障礙,比如,如何消除對中國企業對德、對歐投資意圖的無端猜測,以及能否解除對華高新技術出口方面的限制。“這些具體問題都需要兩國領導人在會晤中進行積極探討。”
熱點:歐債問題
據德國政府發言人賽貝特介紹,默克爾將在中國社科院就金融和貨幣問題發表演講。德國媒體説,歐債危機將是默克爾訪華的重點內容。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錶示,尋求中國在歐債問題上的合作將是默克爾此訪的目標之一,但説中國“對歐元區無動於衷”的評論卻言不符實,中國一直很關注歐債問題的解決,這關係到中國自身經濟的發展。
梅兆榮説,去年12月的歐盟峰會就締結政府間財政契約和一攬子解決方案達成一致。這些措施進展情況如何、是否發生了變數,這些不確定因素都是中方所關心、需要向歐方了解的。歐洲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之一,歐債危機的處理情況也關係到中國今後的經濟規劃和發展。所以,這些內容也是雙方領導人需要交換意見的。
熊厚也認為,在共同應對歐債危機方面,中國與歐洲具體的合作方式還需要雙方進一步溝通與協調,這也是這次默克爾來華雙方可能會談到的內容。中方可能更希望從實體經濟著手,比如通過擴大投資、發展貿易等幫助歐洲走出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