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太原2月16日電(記者于振海、魏飚)“以前村子的路坑坑洼洼不好走,沒有衛生所,左鄰右舍看個病要跑到幾十里外的醫院,現在這些難題都解決了。”山西右玉縣李達窯鄉范家窯村村民郝根説。這幾年老郝在的村面貌變化非常大,村民吃上自來水,街巷鋪了水泥路,村裏還有圖書室、體育場,這些過去連做夢都想不到。
郝根所經歷的變化源於山西啟動的兩輪“五個全覆蓋”。近四年時間,山西省實施的“十個全覆蓋”,讓全省28200個農村,2300萬農村居民共享了發展成果,過上了與城裏人相近的生活。
2008年末,為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山西在制定以“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重民生”為核心的應對之策時,政府各級各部門經過深入調研和反復論證,決定少一點大項目大工程,把惠民生、補欠賬放在第一位,特別是將交通、教育、衛生、廣電、飲水五件農民最關心、最迫切的生計難題列入“保增長”的投入點,以期收到既惠民利民又拉動增長“一石二鳥”的效果。
從2009年到2010年,山西省投資了300多億元,在全省農村實現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水泥(油)路全覆蓋、中小學校舍安全改造全覆蓋、村級衛生室全覆蓋、村通廣播電視全覆蓋、農村安全飲水全覆蓋等五項民生工程。
經兩年時間奮力建設,昔日的羊腸小道、泥濘土路變成了寬闊通暢的水泥路;狹小昏暗、陳舊破敗的鄉村學校變成了安全堅固、寬敞明亮的新校舍;廣大農民告別了“小病忍大病哭”的窘迫,實現了“小病不出村,大病有保障”的願望;閉塞的偏遠村寨看上了電視、聽到了廣播;以往喝高氟水、苦鹹水、地窖水的村民喝上了了乾淨衛生的自來水……幸福生活像春風甘霖灑遍千家萬戶。
第一輪“五個全覆蓋”讓廣大農民基本的生産生活條件有了保障和改善,村村通公路了,但農村街巷硬化率還很低,農村居民日常行走的仍然是“水”“泥”路,農民群眾説雖然有錢了,但是連個好皮鞋都沒法穿;糧滿倉,果滿樹,豬羊滿圈,但流通網絡不健全;生活富裕了,精神和文化需求仍得不到滿足。
“到村子路好走了,我們開始思量家門的黃土路啥時能變成硬化路?能看上電視節目了,但農閒時候也不能光打牌、還想像城裏人那樣扭扭腰,打打球,有個鍛鍊場所。”武鄉縣上司鄉村民王寶軍告訴記者,農民基本生活改善後,他們更希望過上像城裏人的生活。
農業産值佔山西地區總産值的6%,對一個快速發展的能源工業大省來説,農業是個弱質産業。全省60%的人口居住在農村,快速的城鎮化不能以犧牲農村為代價,解決城鄉二元結構重點在鄉下,實現科學發展、執政為民的理念,“三農”是重點。本著這些思考,山西省委省政府將五個全覆蓋“升級換代”,農村民生工程的觸角也伸得更廣、更深。“十二五”頭年,山西再投資300多億元啟動實施農村街巷硬化、農村便民連鎖商店、農村文化體育場所、中等職業教育免費、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等五個方面的“全覆蓋”。
“‘全覆蓋’就是沒有差別,既縮小城鄉差距,也縮小村村差別,成體制改善“三農”條件,讓農民的生産生活邁上新臺階,使社會主義新農村展現新風采。”山西省發改委副主任王賦説。
“全覆蓋”編織了惠民網絡,讓農民群眾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如今,在山西,城市裏的超市開到了村口、水泥路鋪到家門口、農閒也能看書運動休閒……朔州瓦窯頭村村支部書記張秉文説,政府搞新“五個全覆蓋”,我們是“走路不沾泥水、上學不用交費、看病方便實惠、閒了看書讀報、老了有依有靠、我們農村的變化翻天覆地,老百姓都歡天喜地!”
“以前沒有文化體育廣場,村民們在閒的時候就是打麻將、説閒話,自從建起這個文化體育場所,我們在吃完飯之後都會不自覺來散散步,鍛鍊鍛鍊身體。”陽泉市平定縣岔口鄉村民杜計鎖説。
“十個全覆蓋”給農村帶來新面貌,給農民帶來新生活,同時也催生了農村新産業,政府新形象。山西各地已經把新“五個全覆蓋”工程和新農村建設“生産發展”要求相結合,工程推進中傾斜特色産業、包裝特色産業、推出特色産業。
朔州市山陰縣借助農村公路覆蓋工程,發動群眾和社會力量同時將通往種植園、養殖園的道路一併硬化,使當地農民致富路越走越寬;應縣則利用文體設施覆蓋工程提供的場地,恢復了當地舞獅、秧歌等傳統文化,大大活躍了當地群眾文化生活;長治市黎城縣將當地紅色文化、民俗文化匯成一幅幅精美圖案鑲嵌在118個民俗文化村的大街小巷,使其成為該縣吸引遊客的靚麗風景。
“政府抓覆蓋、百姓樂開懷”、“幹部好與壞、就看全覆蓋”、“民心工程深得民心”、“修的是路通的是民心”。採訪中,記者總能聽到山西省基層幹部和農民群眾對“全覆蓋”工程的形象評價。“全覆蓋”工程拉近了各級政府和農民群眾的距離,讓各級政府能有機會和時間傾聽農村群眾的訴求、辦好農村群眾的難事。
“兩輪‘五個全覆蓋’工程件件是實事,處處體現民生,農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越過越祥和。”呂梁市臨縣白文鎮南莊村黨支部書記張建平説,“有了‘十個全覆蓋’,就等於幸福把我們全覆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