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第十屆兩岸關係研討會在雲南騰衝舉行 110人出席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3月15日 14時36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雲南騰衝3月15日電(記者 陳斌華 李懷岩)以“鞏固深化,再創新局”為主題的第十屆兩岸關係研討會15日在雲南省騰衝縣開幕。來自海峽兩岸、港澳及海外的專家學者約110人出席。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王毅在開幕式上發表講話。他表示,2011年,兩岸關係穩中有進,克難前行,又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事實再次證明,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一條正確道路,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期待和根本利益。而“台獨”主張罔顧現實,違背民意,無論怎樣改頭換面都是行不通的。反對“台獨”、認同“九二共識”,鞏固交流合作成果,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越來越成為兩岸民意的主流。四年來兩岸關係發展的重大成果,深刻影響著臺海局勢。而促成這一歷史性變化的時代背景和關鍵因素則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重要思想的提出以及由此形成的一系列政策主張。

    王毅指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思想和主張,孕育于反“台獨”鬥爭尖銳之時,形成于兩岸關係實現歷史性轉折的關頭。2008年12月31日胡錦濤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在中央對臺大政方針基礎上,站在全民族發展的高度,首次全面系統闡述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重要思想,鮮明提出了爭取祖國和平統一首先要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同時,科學回答了為什麼要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怎樣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大問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重要思想及有關政策主張,是對兩岸關係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是體現以人為本、為民謀利理念的具體實踐;是中國大陸和平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維護中華民族整體利益和實現民族復興的內在要求。王毅強調,民族復興與國家統一的歷史進程,離不開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離不開兩岸各界的緊密融合,離不開兩岸雙方對一個中國的共同堅持,離不開兩岸同胞對任何“台獨”主張的共同抵制。隨著兩岸交流往來的深入,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重要思想將日益展現出其生命力和感召力。

    王毅表示,當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正在由開創期進入鞏固深化的新階段,面臨著繼往開來的新形勢。我們將秉持既定的對臺方針政策,最廣泛地團結台灣同胞,最大限度地調動兩岸各界的積極因素,在不斷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的同時,切實做好鞏固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這篇大文章。為此:

    首先要鞏固兩岸政治互信基礎,深化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共同認知。兩岸關係越往前發展,雙方就越要珍視互信,越要加強和擴大互信。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管控分歧,更好聚同化異,不斷克服各種干擾,保持兩岸關係發展的正確方向。兩岸在事關維護一個中國框架這一原則問題上形成更為清晰的共同認知和一致立場,就能為再創兩岸關係新局提供更加堅實的基礎,為解決兩岸之間的各種難題開闢更加明朗的前景,為擴大兩岸同胞尤其是台灣同胞的福祉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二是鞏固兩岸經貿關係發展成果,深化互利合作。當前的重點是要推進ECFA的後續商談,不斷充實框架協議的內涵。與此同時,還應加快推進兩岸金融合作,促進兩岸産業合作,鼓勵兩岸雙向投資。繼續關心和支持大陸臺商,依法維護他們的正當權益,協助台資企業加快轉型升級和産業轉移。

    三是鞏固兩岸各界大交流局面,深化文化教育領域交流。要更加注重交流的規範化和機制化,更加注重提高交流的質量與水平,更加注重交流的實際效應與具體成果,更加注重與台灣基層之間的接觸與互動。要不斷加大兩岸文化交流力度,鼓勵兩岸同胞增強休戚與共的民族認同,清除文化教育領域的“台獨”思想遺害。

    四是鞏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民意基礎,深化兩岸同胞的感情融合。要繼續深入貫徹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方針,把兩岸基層交流更加深入、持久和常態化地進行下去。要繼續實施並適時擴大對臺惠民政策,為包括中小企業和農漁業者在內的台灣基層民眾多辦實事好事,使更多的台灣民眾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中受益。要聚攏一切支持兩岸關係改善發展的台灣各界人士,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獲得源源不斷的內在動力,形成沛然莫之能禦的浩蕩潮流。

    研討會由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辦。在為期兩天的研討會上,與會代表將圍繞過去四年來兩岸關係歷程的啟示、鞏固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思路與途徑、未來四年兩岸關係前景展望等議題進行深入討論。

 
 
 相關鏈結
· 第十屆兩岸關係研討會3月中旬將在雲南舉行
· 第九屆兩岸關係研討會1月18日在廣西桂林市開幕
· 郭聲琨、王毅會見第九屆兩岸關係研討會台灣學者
· 海研中心將於明年1月舉辦第九屆兩岸關係研討會
· 2009年度兩岸關係研討會在成都閉幕 取得積極成果
· 兩岸關係研討會在成都開幕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