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開局,江蘇省交出第一份成績單:去年人均生産總值突破6萬元,全社會研發投入突破1000億元,科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5%,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分別突破2.6萬元和1萬元。
作為東部沿海經濟大省,江蘇的轉型發展引人關注。“十二五”開局之年,江蘇組織實施了轉型升級、科技創新、農業現代化等“八項工程”,以此作為又好又快推進“兩個率先”的主要抓手,促進三大需求協同拉動、産業結構不斷優化、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區域發展趨於協調、城鄉發展一體化步伐加快、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去年,全省地區生産總值增長11%,總量超過4.8萬億元。
江蘇抓住新一輪經濟轉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核心戰略,通過人才、技術、資金等創新要素的大幅升級和重新組合,加快構建區域創新體系,實現大中型企業研發中心全覆蓋。在近日發佈的2011年“中國區域創新能力報告”中,江蘇連續第三年榮膺冠軍。2011年,江蘇全社會研發投入突破1000億元,佔比提高到2.2%,成為全國首個累計專利申請量超過百萬的省份,年度專利申請量、專利授權量、發明專利申請量均居全國第一,發明專利授權量首次突破萬件,科技創新已成為江蘇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驅動力。
創新驅動使經濟增長的質量出現了可喜變化,以重大技術突破引領高新技術産業規模持續擴大,全省高新技術産業實現産值3.8萬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超過35%。全省高新技術産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內資企業佔高新技術産業比重達48.6%,比去年提高1.7個百分點。新興産業發展迅猛,全年新能源、新材料、醫藥及生物技術、環保、軟體及服務外包、傳感網等新興産業實現産值27477億元,同比增長35%。
江蘇把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作為倒逼機制,著力推動産業集聚、企業集群、資源集約利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綠色産業、低碳技術。2011年,單位GDP能耗在“十一五”期間下降20.45%的基礎上再下降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