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智造"台灣借"風"逐鹿—廣交會上看兩岸外貿合作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4月20日 07時01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廣州4月19日電(記者林甦 王攀)會自己掃地的機器人,精巧鋒利的大力剪刀,安全實用的廚房噴槍……連日來,這些實用價平的台灣“智造”産品,借力廣交會的廣闊平臺,由大陸到海外,不斷為兩岸經貿合作開拓著新領域。

    記者在第111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現場看到,相較廣交會上的大多數大陸外銷商,這些台灣廠商的“塊頭”堪稱微不足道。不過,幾乎每個台灣廠商都有“行走江湖”的獨門絕技,手裏握有多項國際專利。

    海峽兩岸經貿交流協會副秘書長吳傑告訴記者,作為廣交會台灣展團的標識,“創新台灣”已經成為廣交會的品牌標識。可以説,充滿創新精神的“智造”,是這些台灣展商最切合的標簽。

    “我們一年能産四萬把各類樹剪、花剪,每年出口額大概700萬美元。”金多利公司總經理李奇威告訴記者,業務量小歸小,但利潤很豐厚。他每年在研發上的投入大概要佔到純利的二成到三成。

    説起自己的研發之道,松騰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燕成祥打了個比方:“有價值的創新一定不能脫離中低階層的生活,應該是類似‘衛生紙+色拉油’的産品。再窮的人也要用衛生紙,也要買油炒菜。我要開發的就是電子産品裏的‘衛生紙’和‘色拉油’,能夠賣給每一個人。”

    島內市場狹如淺碟,迫使許多臺商創業伊始就立足於外銷市場。囿于資金、資源之匱,臺商在外銷中多采取小而精的思路。“個頭”雖小,但他們卻在研發上不吝投入,瞅準市場、錘煉絕招,在國際市場奪取一席之地。

    近年來,隨著兩岸關係不斷邁向和平發展以及大陸經濟不斷蓬勃發展,臺商們也日益認識到,只有大陸和海外市場雙管齊下才能不斷長大。正如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多次提出的,兩岸企業家應團結起來,一起賺全世界的錢。

    被稱為“中國第一展”、中國外貿“風向標”的廣交會,恰恰提供了這樣一個寶貴契機。位於廣交會進口展區的台灣廠商們在每年的4月和10月裏,都可以接觸到乘著採購季風赴粵的逾20萬各國商人,能與大陸各地的潛在客戶與代理商進行面對面的交流。

    參加本屆廣交會進口展的台灣展團由53家企業組成,設有67個展位。據吳傑介紹,經過6年的發展,參加廣交會的台灣企業已逾千家。廣交會為它們拓展大陸內需和海外新興市場提供了一個便捷的通道。

    廣交會的雙重功效得到了臺商們的高度評價。李奇威説,自己已經找到了大陸地區的代理商,而且“他們付款特別乾脆”。近年來大陸市場的“餅”越做越大,令他振奮而驚喜。

    李奇威這樣感慨:早年間台灣企業的技術都是學自日本,但經過努力,很多技術已經不輸日本。大陸有廣闊的內需市場,而在技術、國際行銷方面,台灣有一定優勢,兩岸加強合作,一定能在國際市場上爭取更大的份額。

 
 
 相關鏈結
· 轉型發展讓外貿企業重拾商機——廣交會上看外貿
· 第111屆廣交會開幕 為外貿增長“保十”服務
· 廣交會展位申請激增凸顯我外貿企業出口訴求強烈
· 第111屆廣交會15日開幕 預計到會採購商超過20萬
· 第111屆廣交會甘肅省參展企業資質評定會議召開
· 全國進出口工作會議暨111屆廣交會籌備會召開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