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辛苦指數”換取群眾“幸福指數”
——新疆組織4萬多名幹部下基層活動綜述
新華社烏魯木齊5月23日電(記者 阿依努爾)“3月11日,村民反映水渠上應該修個閘門;3月12日,玉素甫有高血壓,妻子患有多種疾病,家庭生活困難,孩子上學難……”下派到新疆精河縣茫丁鄉的工作隊成員王國棟的“民情日記”將百姓家的問題一一記錄下來。除了記錄,他還把村民反映問題的材料夾在其中,並詳細列了解決問題的時間表。
今年年初,自治區黨委決定,自2012年2月至11月,抽調42283名能力素質好、群眾觀念強、熟悉基層、懂雙語的幹部,組成9412個赴基層、轉變作風、服務群眾活動的工作隊(組),駐村駐社區開展工作,利用10個月時間完成包括民生建設、基層組織建設、維穩常態化建設等七大中心任務。一場轟轟烈烈的以“轉變作風,服務群眾”為主題的幹部下基層活動,在天山南北正式拉開帷幕。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副書記、組織部部長韓勇説,在當前全疆形成大建設、大發展熱潮的大背景下,新疆既面臨發展戰略機遇期,也面臨著社會矛盾凸顯期。只有各級幹部赴基層、轉變作風、服務群眾、親力親為,才能通過幹部的“辛苦指數”換來群眾的“幸福指數”。
自治區對下派幹部提出明確要求,在開展調查研究時要一竿子插到底,努力保證群眾有問題能得到及時解決。對於下派幹部駐村蹲點,自治區更是作出認真、細緻的規定:工作隊須進家入戶開展實地調研,每天走訪一次居民群眾,每週開好一次民情懇談會,每個幹部都有民情日記……記者了解到,在工作中,各工作隊在進駐村和社區的第一時間全面開展了走訪入戶活動,並著力掌握基層基礎工作薄弱環節和制約農業發展、農村穩定、農民增收的突出問題。
與此同時,工作隊(組)還採取靈活多樣、通俗易懂、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與群眾面對面、心貼心地交流,向基層各族群眾宣講以“熱愛偉大祖國、建設美好家園”和“反暴力、講法制、講秩序”為主題的形勢教育,突出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教育,增強群眾法制意識;宣傳自治區第八次黨代會、全國兩會精神和國家、自治區的各項惠民政策及對口援疆省市的無私幫助,教育引導各族群眾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一心一意謀發展促致富,自覺維護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穩定。
根據活動安排部署,哈密市東河區搭建“會跑的辦公桌”,建立1+N服務模式(即1名專職幹部,至少掌握兩項以上業務辦理程序),成立全程代辦服務隊,在居民小區設立流動辦公點,每月一次“便民服務周”活動,方便居民辦理醫療保險,領取計生藥具,諮詢低保政策。發揮社區便民服務車功效,有針對性地把服務重點放在老年人、殘疾人、低保戶家庭和孤寡、獨居老人身上,隨叫隨到。
在“塞外江南”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短短幾個月時間裏,各工作組走訪5300余戶居(村)民;在阿克蘇地區各鄉鎮,駐村幹部幹農家活,吃農家飯,説農家話,睡農家炕,他們走訪了6萬餘戶群眾,收集群眾意見,提供致富信息,協調幫扶資金,已為群眾辦了3000多件好事、實事……
採訪中,不少下派幹部向記者反映:幹部下基層讓廣大群眾得到實惠,也培養鍛鍊了幹部,幹部工作作風變得更加紮實、更加務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