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在河北省博物館,兩名參觀者被“固安相子”所吸引,固安相子是一種將紙張經特殊處理後,進行雕刻、塑型的民間藝術。當日是中國第七個文化遺産日,河北省精選傳統體育、舞蹈、戲曲等河北省國家級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進行展演,並舉辦傳統手工技藝大展,讓普通群眾走近、認識河北省民俗文化。新華社記者 鞏志宏 攝
6月9日,在河北省博物館廣場,演員在表演傳統舞蹈。新華社記者 鞏志宏 攝
6月9日,在河北省博物館廣場,演員在表演滿族民間舞蹈“二貴摔跤”。新華社記者 鞏志宏 攝
6月9日,一位市民在“河南文物珍寶展”上拍照。當日是中國第七個文化遺産日,河南省文物局主辦的“華夏文明之源——河南文物珍寶展”在河南博物院舉行,本次展覽匯集了河南省18家文物單位收藏的出土文物精品160余件。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
6月9日,在寧夏回族自治區海原縣,海原皮影戲的傳承人在進行表演。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 攝
6月9日,在寧夏回族自治區海原縣,海原回族刺繡的傳承人在展示刺繡技法。當日是中國第七個文化遺産日,地處寧夏西海固山區的海原縣舉行非物質文化遺産巡迴展示活動。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 攝
6月9日,在廣西南寧市廣西民族博物館,群眾在表演馬山壯族會鼓。當日是中國第七個文化遺産日,廣西舉辦大型民俗展演《龍吟鼓韻》,向人們展現多姿多彩的龍文化和各有韆鞦的鼓樂表演,讓市民盡享非物質文化遺産盛宴。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
6月9日,演員在中國文化遺産日主場活動開幕儀式上進行“鬧歌”表演。當日,中國文化遺産日主場活動在河南鄭州舉行,今年“文化遺産日”的主題為:“文化遺産與文化繁榮”。在開幕式上,來自河南各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展示隊為觀眾獻上少林功夫、舞獅、秧歌、盤鼓、舞龍等精彩演出。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
6月9日,手工藝人房金泉(左)在現場製作紙傘。當日是我國第七個“文化遺産日”,來自杭州市余杭區各鄉鎮、街道的80多位手工藝人在西溪濕地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民間手工藝達人會”,這些“手工藝達人”在活動現場演示風箏編織、紙傘製作、米塑、木雕、繪染等40多項工藝項目,感興趣的參觀者還可以親自動手參與製作,由這些“手工藝達人”現場授課,用互動的方式讓參觀者更直觀感受到傳統手工技藝的魅力。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