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極地研究,我國地球科學研究基本都在國土範圍內打轉,‘走出去’不夠。”在6月12日舉行的“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團報告會暨“中國科學與人文論壇”第129場報告會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兩院院士路甬祥説,地球是整體,地球科學研究也具有全球性、交叉性、複雜性、長期性等特點。因此,科研人員必須以全球視野審視本土和區域的地球科學問題,必須積極關注、自主提出和參與全球問題。
路甬祥指出,地球科學研究,無論是早期的大陸飄移和地球板塊構造學説,還是當前人們關注的能源資源分佈、氣候變化、海洋研究和極地科考,這些都是全球問題。這決定了無論是基礎研究還是資源能源、生態環境、氣候變化、自然災害等方面的研究都需要開放交流合作。與其他國家一個項目做幾十年相比,在參與地球科學國際合作方面,我國只是短期參與部分項目,缺乏長期持續不斷的研究。
路甬祥提出,由於地球科學前沿基礎研究大多具有公益性,因此政府應該根據地球科學研究的重大科學目標和實際需要,為地球科學研究提供先進的公共平臺,提供更多長期、穩定的支持,並在支持本土地球科學研究的同時,更加注重支持我國科學家提出和自主參與的全球和區域合作項目。(記者 詹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