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湘西革命老區鄉村學校見聞:還缺點“精神食糧”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7月03日 16時29分   來源:新華社

有了“營養午餐” 還缺點“精神食糧”
——湘西革命老區鄉村學校見聞

    新華社長沙7月3日電(記者張淼、謝櫻)沒有窗明几淨的校舍,沒有現代化的教學設施,甚至難見一本完好的課本……朗朗的讀書聲卻從這裡傳出。從長沙向西北方向驅車500余公里,沿著崎嶇的山路,記者來到位於革命老區武陵山腹地的桑植縣芭茅溪鄉小學。

    下午四點半,住校的學生分批走進食堂。火腿腸燉土豆、紅燒雞爪、炸花生米、酸蘿蔔條、蔬菜湯,孩子們有條不紊地打飯、吃飯、洗碗……

    校長楊長永告訴記者,從今年2月份起,“營養午餐”計劃在大山深處的芭茅溪鄉小學得到了落實,每個娃娃每天能有3元錢的伙食補助。看著穿著簡樸的孩子們吃得津津有味,楊校長説:“這三塊錢至少能保證每個孩子每天有一個雞蛋,多點肉菜。”

    在4700多人口的芭茅溪鄉,這所小學是唯一的學校。全校總共410名學生,住校生超過220名。“家最遠的地方離學校40多公里,許多孩子的父母在外地打工,孩子們只能住校,每週回家一次。”楊校長説。

    晚上寫完作業後,課外書和電視幾乎成了孩子們唯一的休閒娛樂所在。

    記者走進圖書室,看到《巴頓將軍傳》《小布什傳》《靜靜的頓河》《中國農民問題調查》《實用農業技術》這類書籍,而小學生適齡讀物卻少得可憐。

    語文老師莊桂嶸説,所有的書都是愛心人士捐的,每天能有一個班的學生享受到進圖書室閱覽的待遇,每次45分鐘。長沙來的社會志願者剛剛捐贈了一批課外故事書,一年級的孩子們看到了嚮往已久的《安徒生童話》和《西遊記》。

    圖書室裏,記者和孩子們很快熟絡起來。“晚上電視都看什麼呀?”還沒等記者問完,《喜羊羊和灰太狼》《奧特曼》《快樂大本營》,乃至熱播武俠劇《天涯明月刀》,一連串的片名從孩子們的嘴裏蹦了出來。

    “一個的蛤蟆啷嘚兒,一張嘴呀嘛啷嘚兒……”歡快輕鬆的民歌《數蛤蟆》,芭茅溪的孩子人人會唱。桑植是聞名全國的民歌之鄉,可學校只有一台手風琴,臨時客串的音樂老師只能教給孩子們一些民歌和革命歌曲。

    今年剛從常德師範畢業的陳妙,沒有留在大城市和縣城,卻回到了自己的母校。21歲的她負責三個年級的代課工作,一年級的語文和高年級的美術。陳妙説:“英語、音樂、美術、體育沒有專門的老師,山裏的老師要身兼數職。”

    校長楊長永説,目前,縣裏的教育專項撥款是每學生每年600元,整個學校全年的經費只有二十幾萬。除了日常的辦公經費、維修校舍,學校沒有資金來補充文體設施,也沒有能力吸引外面的教師,甚至每個班的班費,也都是學生們賣廢品攢出來的。

    楊長永説,6年前,愛心人士捐贈了圖書,孩子們有了圖書室;有人捐了籃球、足球,孩子們體育課有了新內容。就是這樣一所小學,最終從這裡也走出了復旦大學等知名高校的大學生。

    如今,孩子們的“營養午餐”解決了,在這所小學工作22年的楊長永希望,山區孩子們的“精神食糧”也能跟得上。

 
 
 相關鏈結
· 龍廈鐵路正式開通 革命老區龍岩開出第一趟動車
· 百名編輯記者赴革命老區贛州接受革命傳統教育
· 財政部印發《革命老區轉移支付資金管理辦法》
· 關於印發《革命老區轉移支付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