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新華時評:落實安全“時間表”關鍵要抓監管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7月04日 17時50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7月4日電(記者黃冠)剛剛印發的《國務院關於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提出,用3年左右時間,使食品安全治理整頓工作取得明顯成效,違法犯罪行為得到有效遏制,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中央提出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時間表”,既表明黨和政府有決心、有辦法解決食品安全問題,也提醒相關各方進一步加強安全監管,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

    安全事關生命健康,責任重於泰山。近年來的許多案例表明,無論是食品領域還是其他生産領域,安全事故的發生都是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後果,管理鬆弛、制度落空的背後,是事故責任主體誠信缺失、見利忘義,是相關地方監管部門執法不嚴、懲罰不力。

    《國務院關於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提出,建立健全食品退市、召回和銷毀制度,建設生産經營者誠信數據庫和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發佈違法違規企業和個人“黑名單”,並提出把食品安全納入地方政府年度績效考核。這些舉措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如果能夠落到實處,相信將紮實推進食品安全工作邁上新臺階。

    落實安全“時間表”,要堅持嚴格依法治亂。安全問題,實質是“私利”與“公利”之爭,部分生産經營者為了經濟利潤不惜犧牲公眾利益。要落實安全責任就要把安全管理制度化、法治化、常態化,堅持“嚴”字當頭,露頭就打、毫不手軟,嚴禁大事化小、以罰代刑,切實解決“違法成本低”的問題。

    落實安全“時間表”,要做到有責必究。要建立起有效的安全“防火墻”,必須強調“守土有責”,無論哪個部門、哪個地區、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都要嚴肅查處、嚴格問責。尤其要加強對安全監管者的監管,減少失職瀆職現象,督促監管者把工作重心下移、力量配置下移、監管關口前移,將各類風險隱患消除在萌芽階段。

    落實安全“時間表”,要加強社會監督。做好安全工作,生産經營者是第一責任人,企業要講誠信、行業要重自律。要重視“黑名單”的懲戒和威懾作用,促使企業講誠信、抓安全。同時要完善有獎舉報制度、暢通投訴渠道、細化具體措施、健全工作機制,構建群防群控的工作格局,匯聚社會各方力量,形成人人關注安全的強大合力。 

 
 
 相關鏈結
· 新華時評:校車安全律令別在基層“懸空”
· 新華時評:保障房“遇冷”是尷尬更是警示
· 新華時評:開闢中日韓三國合作更加廣闊前景
· 新華時評:災難中,用安全意識為生命護航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