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跳出貧困“洼地”——青海海東地區科學發展紀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8月01日 08時55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西寧8月1日電(記者 文貽煒、馬勇)“馬廠山頭沒坐頭,十年九旱沒收頭,家裏進去沒吃頭,不去賣血沒幹頭。”這是海東地區樂都縣下北山三鄉“賣血村”過去流傳的順口溜,當時有不少群眾生活苦甲天下。

    近年來,青海海東地區走科學發展道路,通過轉型升級,實現經濟發展大跨越,歷史上長期被貧困籠罩的青藏高原上的這片土地,如今成了吸引投資和發展新興産業的熱土。

    現代農業打破“靠天吃飯”魔咒

    青海海東地區屬於黃土高原向青藏高原過渡鑲嵌地帶,有著青海省貧困程度最深的乾旱貧困山區。在海東地區所轄的民和、樂都、平安、互助、化隆、循化6縣中,國家重點扶持貧困縣佔5個,有4個少數民族自治縣。

    進入21世紀,海東最先迎來傳統農業的轉型。在互助土族自治縣國家級科技農業示範園,青榮工貿公司作為全省“公司加農戶”龍頭企業,其菜子無公害種植基地已發展到10萬畝,惠及30個村、5000戶。“訂單農業”不僅給當地農民提供了技術支持和銷售保障,而且標準化生産還確保了所有進入各大城市超市的菜子油質量安全。

    互助縣農業和科技局副局長嚴香仲説,現在全縣有30%的農戶加入合作社,特色種植、養殖讓廣大農民徹底擺脫了貧困。同時,國家各項減免政策也讓農民享受到了從未有過的富足。

    如今的海東農民,眼界跳出了大山。平安的“富硒”大蒜,熱銷日本、東南亞;循化的“伊佳”伊斯蘭帽飾,佔據了70%的全球市場;引導勞動力轉移的化隆“拉麵經濟”,店面遍及全國各地,拉麵師走出了國門。

    “黑色GDP”的嬗變

    無工不富。海東工業,卻是在一次次陣痛中,破繭化蝶。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是青海的東大門,5年前乘車過民和,20分鐘車程可見數十個大煙囪,人們只好掩鼻而行。蘭西高速上的這一路段曾被稱為“黑色走廊”,是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硅鐵企業聚集地。

    從2008年開始,民和縣決心摒棄“黑色GDP”。4年多來,他們先後淘汰關閉落後産能企業20家,拆除鐵合金、電石礦熱爐40臺,淘汰鋁電解槽48臺、碳化硅生産線4條。

    “淘汰落後産能,需要極大勇氣。當年,縣裏的GDP增長比原定目標低了10多個百分點,在海東地區排名最後。但通過幾年調整,到2011年,民和的增長速度在海東地區6縣中位居榜首。”民和縣縣長沙德林説。

    大山裏崛起大型裝備製造巨子

    上世紀60年代,位於樂都的青海鍛造廠作為三線建設企業,曾經輝煌一時。記者近日走進改制後新成立的青海康泰鑄鍛機械公司,在巨大的車間裏看到,工人們正在組裝目前全世界最大規模的6萬8千噸的多功能壓機機組。這項由清華大學設計、總投資超過22億元的工程,吸收了國內40多個相關企業參與。

    副總經理何立軍介紹説,有了這臺機組,原來需要進口的一些高端特殊管材可實現國産。在這個平臺上,還可研發一系列代表民族工業水平的高精尖産品。這臺機組預計明年建成投産,年産值可達百億元。

    樂都縣經濟與商務局局長馬元魁告訴記者,在青海康泰的帶動下,樂都發展出了鑄鐵、鑄鋼、鍛造、模具、汽車零部件、農業機械等一批有特色的産業。

    築巢引鳳打造産業高地

    今年6月,北京中關村高科技産業園區落戶海東工業園區臨空綜合經濟園,這也是中關村京外唯一的輻射基地。

    “我們看中的是青海的後發優勢,看中的是青海未來的産業前景。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青海是前沿。”入駐園區的北京能高自動化技術公司總經理雷濤説。

    青海中關村高新技術産業基地第一個五年發展規劃目標:入駐科技型企業300家,園區總産值達到100億元,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建成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近年來,海東工業在加速發展。2011年完成工業增加值76億元,同比增長34.5%。

    海東地委書記于叢樂説,海東經濟形態已由單純的農業經濟向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城市經濟三足鼎立轉變。立足於青藏高原“旱碼頭”的區域優勢,海東將在西寧——蘭州之間建成國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經濟“金腰帶”。  

 
 
 相關鏈結
· 駱惠寧在西寧海東調研:全力保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 青海省建立互助豬海東雞藏獒等遺傳資源信息庫
· 駱玉林調研海東工業項目要求不斷提高綜合競爭力
· 張海東:精心設計方案確保航天員搜救任務萬無一失
· 強衛積極評價海東各項工作 對考核提出具體要求
· 氣象局副局長到青海海東地區氣象局檢查指導工作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