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安9月23日電(記者毛海峰)地處秦巴山區腹地的陜西省安康市寧陜縣,一個農民年人均純收入不足3800元的國家級貧困縣,去年秋天率先在全國貧困地區實行15年免費教育。“窮地方”辦“富教育”的民生財政,一年多來受到了當地百姓的熱烈歡迎。
作為欠發達的西部省份,陜西省近年來在財政支出上堅持民生為先的原則,在全國率先推出了一系列民生措施,與群眾生産、生活密切相關的行路難、吃水難、住房難、上學難、看病難等民生問題逐年得到了緩解。
據陜西省財政廳統計,2007年至2011年,陜西省財政累計投入民生資金高達7346億元,是上一個五年的3.9倍,佔財政支出的77.54%。今年陜西省財政民生投入將達到2600億元以上,其中省級新增財力的80.1%將用於民生。
陜西省利用這些財政資金,實行了一系列民生新措施。在義務教育階段,陜西省在寄宿學生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中啟動實施了“蛋奶工程”,受益學生267.8萬人。在農村,解決了1250萬群眾飲水安全問題,陜北革命老區全面實現農村飲水解困目標。在社保方面,從2011年7月1日起全省城鄉居民社會養老制度實現了全覆蓋,比國家要求提前了一年。在安居方面,去年陜西省保障性住房共建設47.43萬套,排在全國第三位。
此外,為了徹底解決自然災害、地質災害頻發地區群眾的貧困問題,陜西省還在2011年啟動了“陜南地區移民搬遷安置”工程,準備用10年時間搬遷山區居民240萬人。陜西省財政廳副廳長韓中林告訴記者,據估算搬遷費用至少需要1000億元,陜西省財政部門積極籌措資金保證陜南移民搬遷工程的順利進行,去年已完成了6萬戶、24萬人移民搬遷安置任務,今年將完成8萬戶山區居民的搬遷。
陜西省的民生財政使老百姓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實惠,他們希望民生財政能永遠實行下去。為了讓老百姓吃上“定心丸”,陜西省財政部門一方面積極統籌各級財稅,千方百計地增加民生支出資金。據陜西省國稅局局長牟信勇介紹,去年陜西省國稅收入首次突破了1300億元,同比增長27.6%,這些資金大部分被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
另一方面,陜西省還率先在全國試編了民生工程5年中期預算,使民生問題的解決由臨時性、分散性向系統化、長期化安排轉變。一系列重大民生問題得到了制度化保障,無論是教育事業、社會保障,還是醫療衛生、保障性住房等,老百姓都能“可持續”地得到民生實惠。
陜西省財政廳表示,“十二五”期間,陜西民生財政工程將包括促進就業、收入倍增、全民社保、教育提升、衛生健康、文化惠民、住房保障、消除貧困、改善環境、服務生産等10大領域,到2015年“三秦”老百姓將可實現“勞有所得、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娛有所樂、弱有所幫、貧有所扶、災有所救”的民生夙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