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拉薩9月27日電(記者文濤)對於居住在海拔5500米的西藏浪卡子縣普瑪江塘鄉沙藏村的白珍來説,“清潔能源”是個什麼概念她並不清楚。她只知道,政府幫她剛剛修建的這座“會冒火的大池子”使她不用每天再到老遠的地方去撿牛糞、砍灌木也能燒水做飯。
白珍是居住在我國海拔最高的行政鄉的一位普通藏族婦女,她的家距離中國與不丹交界的邊境線僅70公里。由於高海拔、低氣壓,這裡的自然條件異常艱苦,全鄉境內找不出能長到10厘米的植物,和白珍共同生活在這裡的908名居民只能靠牛糞和灌木做生活燃料。
今年年初,當地政府組織農牧和環保技術人員對當地的環境考察發現,受能源匱乏和長期以來形成的生活習慣影響,當地牧民長期依靠牛羊糞、灌木、草皮和荊棘作為生活和取暖燃料,使植被、草場遭到了嚴重破壞。
經過反復調研和論證,科技人員決定利用在高原地區已經很成熟的沼氣能源建設,來取代當地牧民對原始燃料的依賴,從而徹底改變其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然而,5500米的海拔高度所形成的缺氧、低氣壓以及寒冷等自然條件,使得這一計劃實施起來並不容易。浪卡子縣副縣長強巴説,最初沼氣池建成卻出不來沼氣,沼氣出來了卻點不著火,火點著了可是燃燒卻不充分……科技人員經過反復試驗和改進,最終設計出全玻璃缸沼氣池的新技術、新工藝,使這些難題得以破解。
這項新技術同時還帶來了一個驚喜,這是科技人員在設計建造之初未曾想到的。浪卡子縣農牧局局長丹增多吉告訴記者,在建造沼氣池的過程中,他們發現在沼氣池的外部架設玻璃缸後,使小小的“屋子”裏形成了一個獨特的小環境,溫度、土壤都符合蔬菜的生長條件,但氣壓和含氧量是否能滿足蔬菜的生長條件無法確定。於是,科技人員將白菜、蘿蔔等品種在沼氣棚裏試種,沒想到竟然全部成活。丹增多吉説,在海拔5500米的土地上成功培育出蔬菜,結束了當地長不出蔬菜的歷史。
9月25日,普瑪江塘鄉的數百名群眾載歌載舞,慶祝全鄉5座沼氣池竣工並投入使用。記者在白珍家看到,沼氣燃料在灶臺上發出藍瑩瑩的火光,白珍正在灶臺前做飯,鍋裏炒著的小白菜散發著香味。
“這是我們這裡長出來的,你嘗一嘗,很好吃。”白珍滿臉笑容地對記者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