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9月30日電(記者 吳書光)這裡有一塊免費的健身場地,這是現實版的“籃球公園”:從15歲的青春少年到63歲的花甲老人,他們的身影在山東省體育中心籃球公園中隨處可見,踐行著“我運動、我快樂、我健康”的理念。
新華社記者29日10時許來到籃球公園,其中8個半場上有人打球。濟南市民牛兆衍正在收拾健身行頭,他告訴記者,這塊場地管理嚴,設施那是沒得説。“天氣允許的情況下,每天早上8點都來打個半小時的球,你看我今年63歲了,身體棒得很。”
58歲的場地管理員劉獻民本身也是一名籃球愛好者,他説:“平時打球的老年人多些,最多時有20多個,都是五六十歲的,而節假日時,打球的都得排隊,中青年更多些。”
記者30日又到籃球公園,已經沒有空閒的籃架,而且籃架下還有不少輪換上場的群眾。
今年5月初,山東省體育中心籃球主題公園免費向社會開放,4000平方米的室外場地上設有4片標準場地、4片標準半場和非標準半場1片,非標準半場籃球架高2.6米供青少年兒童使用。
山東省體育中心副主任王耀南説,“打造競技體育福地、全民健身樂園是中心的目標,我們將逐步‘退商還體’,盡可能多地開闢健身場所,服務全民健身。”
山東省體育中心地處濟南核心商圈,周圍遍佈各類購物、餐飲、娛樂場所,是群眾休閒、娛樂、健身的必選之處。在商業氛圍濃厚的今天,在如此適合商業活動的地區開闢一塊免費籃球場,是山東省體育中心“以服務全民健身為己任”的具體體現。
“籃球公園原先是一片停車場,比較亂。”王耀南説,建成籃球公園後,堅持“門檻低、要求嚴”的運行原則,“只要穿著運動鞋都可以來打球,但不允許帶可樂等有色飲料進場,也不允許赤膊打球。”
記者看到,籃球公園四週圍網乾乾淨淨,沒有任何廣告。王耀南説,運營費用由體育中心承擔,不承辦商業活動,“科比8月來濟南,主辦方希望在這搞活動,我們都沒有答應”。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運動健身,然而公共體育設施不能滿足高漲的全民健身需求。有數據顯示,我國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數達到4億,但公共體育設施供給不足問題嚴重,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約1.2平方米,遠低於日、韓等周邊國家平均水平。
濟南六十八中學的初三學生趙天一經常來籃球公園打籃球,現年15歲的他從2008年奧運會喜歡上籃球,他説,“能打球的地方太少,好多不對外開放,有些地方又太貴,應該多建些籃球場或足球場。”
與趙天一同來的同學孫常浩喜歡街頭籃球,每天都練半小時籃球。“現在社區基本沒有體育設施,這個場地好在籃架,也有籃網,投籃感覺好。”孫常浩指著籃球架地面支撐部位説,“那裏還有海綿保護墊。”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0年底,我國體育場地已初步覆蓋廣大城鄉,總量超過100萬個,然而,這些場地中大型綜合性比賽場館所佔比例相對較高,群眾性健身場館所佔比例偏低,而且體育設施社會開放度不夠,利用率低。
46歲的李傳臣是一名籃球愛好者,有空就會去打球。他説,有些學校操場要刷卡入內,外面的人沒法進去打球,“學校體育設施應加大開放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