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10月22日電(記者 蔣旭峰 陽建 樊宇)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機構多次調降今明兩年全球經濟預期增速的背景下,多位美國知名專家表示,中國經濟的強勁增長在全球經濟復蘇中起到了重要拉動作用,讓美國等國通過貿易等途徑獲益匪淺,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復蘇的重要意義不容忽視。
“火車頭”作用
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資深研究員羅迪認為,即便是在全球經濟遭遇60年來最嚴重金融危機的衝擊下,中國經濟依舊保持高速發展,成為全球經濟復蘇的“火車頭”。
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2012年度中國“第四條款磋商”報告中,該組織執行董事們對金融危機期間中國經濟強勁增長對世界需求的重要拉動作用表示讚賞。基金組織指出,中國將實施的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目標是轉向更平衡、包容和可持續的經濟增長模式,這將顯著提高中國民眾的生活水平,併為強勁、可持續和平衡的全球增長作出重要貢獻。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另一位資深研究員阿爾溫德·蘇布拉馬尼安也強調中國經濟增長的溢出效應。他指出,隨著中國的經濟發展,眾多民眾脫貧並改善生活條件;中國經濟快速增長支撐著很多國家出口,為全球經濟復蘇提供了巨大的市場需求;中國經濟將持續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這能給其他國家帶來正面溢出效應。
中國市場無疑已成為很多跨國企業的業務發展重心。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近期公佈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在全球經濟面臨不確定性的背景下,中國經濟的表現成為對美國企業的“磁鐵”,94%的受訪企業把中國作為全球業務的重中之重。
外貿增長貢獻全球
專家認為,中國對外貿易發展不僅對自身有利,對美國乃至全球經濟而言也有積極貢獻。
中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作為世界新興大市場,去年中國進口增量約為3486億美元,對世界出口增長的貢獻率高達36%。
中美當前互為第二大貿易夥伴,中美雙方經貿往來給兩國帶來的巨大收益是中國經濟引擎作用的鮮明寫照。在過去數十年間,中美經貿合作在量和質上都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中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11年中美雙邊貿易額約達4467億美元,較前一年增長15.9%,遠高於中美建交之初的約25億美元;在投資方面,美國是中國最大的外資來源地之一,美國也成為中國企業投資的首選目的地之一。
羅迪認為,中美經貿往來有利於兩國各自發揮比較優勢,互惠互利,中國在出口産品到美國、滿足美國消費者需求的同時,也不斷擴大從美國的進口,以滿足自身發展需求。
美國前貿易代表卡拉·希爾斯告訴新華社記者,中美加深經貿往來不僅符合雙方利益,也具有全球意義,在促進全球經濟均衡增長、提高美國財政可持續性、推進多哈回合談判等重大議題上,都離不開中美兩國的緊密溝通與合作。
“中國貢獻”應受肯定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弗雷德·伯格斯滕指出,中國對美國和世界經濟復蘇的重要貢獻尚未在美國得到應有的肯定。
蘇布拉馬尼安也表示,中國等新興經濟體儘管為世界經濟走出金融危機作出重要貢獻,但是“中國貢獻”尚未在美國等西方國家得到應有的肯定,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美國等國政策制定者的狹隘心態和選舉政治的話題效應。
伯格斯滕告訴新華社記者,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當前貢獻了全球經濟增長的半壁江山,而且主要新興經濟體將在可預見的未來保持約6%的高速經濟增長態勢,這一強勁增長將成為帶動全球經濟復蘇的主要推動力。
羅迪強調,在當前歐債危機給全球經濟前景蒙上陰影的背景下,中國和美國作為世界最大的兩個經濟體,更應深化合作,兩國都要採取措施來維持經濟增長,以幫助減輕歐債危機給世界經濟帶來的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