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23日電(記者 吳晶晶)我國空間天氣和空間環境領域的首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東半球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子午鏈23日在京通過國家驗收,正式投入科學運行。這項工程將大幅提高我國空間天氣預報能力,為我國衛星、通信、導航、載人航天等安全運行提供重要保障。
子午工程2008年1月開工建設,工程利用沿東半球120度子午線附近和北緯30度附近的15個綜合性觀測臺站,綜合運用地磁、無線電、光學和探空火箭等多種探測手段,連續監測地球表面20至30公里以上直到幾百公里的中高層大氣、電離層和磁層,以及十幾個地球半徑以外的行星際的空間環境參數。
據介紹,子午工程建成了目前世界上跨度最長、監測空間範圍最廣、監測方法和手段最全、監測參數最多、綜合性最強的空間環境地基監測系統,處於國際同類科學裝置的領先地位。
子午工程總經理、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主任吳季表示,子午工程的建成,將大幅提高我國空間天氣預報能力和服務水平,有力支撐我國空間科學取得重大原創性成果,為提升我國空間活動能力、保障空間活動安全做出重要貢獻。
據悉,子午工程遵循“邊建設、邊運行、邊産出”的原則,已經為神舟八號、神舟九號和天宮一號等國家重大航天發射任務提供了空間環境預報、警報和現報。
在子午工程的基礎上,我國還推動了以我為主的重大國際科技合作——國際空間天氣子午圈計劃。該計劃將中國的子午鏈向北延伸至俄羅斯,向南延伸到澳大利亞,並將分佈于西經60度附近的地面觀測臺站納入聯網觀測,形成了唯一一個能繞地球一週的地基空間環境子午圈。目前該計劃已經得到了圈上絕大部分國家的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