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文化部部長蔡武:加快推動文化産業跨越式發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11月01日 09時33分   來源:求是

    當前,我國文化産業發展進入了歷史上最好的時期,進入了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取得突破性進展的新時期、新階段,我國文化産業面臨著新形勢,肩負著新任務,承擔著新使命。

    黨中央對文化産業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對文化産業發展作出全面部署,提出到2020年,文化産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産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經濟結構戰略調整的重要支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為推動科學發展提供重要的支撐。要求我們構建結構合理、門類齊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創意、競爭力強的現代文化産業體系;要求我們毫不動搖地支持和壯大國有或國有控股文化企業,毫不動搖地鼓勵和引導各種非公有制文化企業健康發展,形成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産業格局;要求我們推進文化科技創新,發揮文化和科技相互促進的作用,深入實施科技帶動戰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要求我們擴大文化消費,增加文化消費總量,提高文化消費水平。這就為文化産業工作明確了目標任務和措施,對文化産業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國文化産業總量仍然偏小,與國民經濟支柱性産業的標準還有不小的差距,要按照中央設定的時間達到這一戰略目標,文化産業必須取得超常規、跨越式發展。

    人民群眾對文化産業發展提出了新的更強烈的需求。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城鄉居民在基本物質生活進一步得到滿足的同時,對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多更高的需求。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目前我國人均國內生産總值已經超過5000美元,今年上半年儘管國內生産總值增速放緩,城鄉居民收入仍實現較快增長,居民的消費需求結構發生重大變化。人們對於精神文化産品的需求保持著比較旺盛的發展勢頭,文化消費的巨大結構性缺口依然存在。人們在基本文化權益得到保障的同時,還希望能夠享受更加豐富多彩的高品質、高品位、多樣化、個性化的文化産品和服務。人民群眾對文化産品的內容形式、數量質量、傳播方式和服務手段,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中央“穩增長、調結構”的總體方針為文化産業發展創造了新的更有利的契機。黨中央、國務院把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作為當前工作的主要原則,為充分發揮文化産業具有的調結構、降消耗、節能源、少排放、擴就業等獨特優勢提供了契機。文化産業以創意為源頭,以內容為核心,以科技為支撐,是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最可持續發展的産業,是市場前景廣闊的産業,是易與新技術對接、最具有創新應變能力的産業,是進入門檻較低、能夠廣泛吸納就業的産業,是投資回報高、受益時間長的産業,是在經濟危機的時候,具有逆勢而上特點的産業。文化産業與國民經濟各個産業部門正在發生普遍的融合,在推動其他行業轉型升級和國民經濟結構調整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與此同時,社會各界對文化産業給予了極大的關注,發展文化産業的氛圍進一步成熟,大量資本和人力資源涌入文化領域,一些長期從事金融、礦業、地産等領域的大企業開始將目光投向文化産業,對文化産業發展將産生有力的推動。

    文化與科技融合創新的不斷拓展為文化産業發展增添了新的更強勁的動力。文化産業是內容加載體的産業,科技創新在文化産業領域的廣泛應用對文化産業結構調整、催生新業態有著較強的促進作用,有利於增強文化産品的感染力和傳播力。近年來,以數字技術、網絡技術、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迅猛發展並在文化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文化産業與高新技術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進程中一道引人矚目的景觀。當前,網絡、數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正推動著廣電、通信、互聯網向下一代轉換,“三網融合”加快進程,移動互聯網飛速發展,動漫、網絡遊戲、網絡文化、數字文化服務等新興文化業態方興未艾,日益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目前中國網民數量達到5.38億,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到3.88億,手機首次超過臺式電腦成為第一大上網終端。如果我們能夠抓住新科技革命不斷深化和新技術普及程度日益提高的良機,加快完善文化創新體系,催生新的文化業態,大力開發適宜互聯網、移動終端等載體的文化産品,不斷培育文化産業新的增長點,那麼中國文化産業的發展將會邁上一個嶄新的臺階。

    國際國內宏觀經濟形勢為文化産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更嚴峻的挑戰。當前世界範圍內金融危機風險仍未解除,今年以來,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國際貿易增速回落,國際金融市場劇烈動蕩,世界經濟形勢總體上仍然十分嚴峻,復蘇基礎仍然脆弱。從國內形勢看,我國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矛盾仍很突出,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和物價上漲壓力並存,部分企業經營困難,經濟金融領域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風險。上半年我國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有所回落,不可避免地也對部分文化行業帶來不利的影響。藝術品收藏和投資行為有關,因此受到衝擊較大;文化用品製造、樂器製造、玩具製造等行業普遍出現虧損企業增多、增速放緩、從業人數下降現象。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保持清醒頭腦,增強機遇意識、憂患意識,充分認識當前國際國內宏觀經濟形勢給我國文化産業發展帶來的機遇和風險,加強戰略謀劃,及時採取各種應對措施,揚長避短,趨利避害,不斷提高我國文化産業整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

    加快推動文化産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産業,具體來説,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著力推進政策支撐、公共服務、投資融資、貿易合作、人才培養等五大平臺建設,不斷強化政府引導、規範和服務職能。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的“加大財政、稅收、金融、用地等方面對文化産業的政策扶持力度”精神,出臺具有可操作性的配套政策,逐步完善文化産業政策體系。同時,加快文化産業振興立法進程,爭取把行之有效的文化産業政策,上升為國家法律法規,為文化産業發展提供法制保障。策劃建設一批包括企業孵化、公共技術支撐、投融資服務、信息發佈、資源共享、統計分析等功能在內的文化産業公共服務平臺,降低文化企業的創業和運營成本,形成産業集聚和規模效應。進一步完善文化産業投融資體系,細化九部委《關於金融支持文化産業振興和發展繁榮的指導意見》,完善部門協作機制,研究制定金融支持文化産業發展的各項具體政策措施。堅持市場化、專業化辦展方向,突出地域、民族特色,向差異化、品牌化方向發展,進一步提高文博會的吸引力、影響力和效益。加大文化産業人才培養力度,培養文化産業經營管理、文化産業投融資、動漫産業、政策理論研究等各類人才,其中要著力加強領軍人物和各類專門人才的培養。

    加強統籌規劃和分類分層次指導,推動區域文化産業特色化、差異化發展。一方面要指導各地立足實際、科學謀劃,避免在文化産業發展上一哄而上,另一方面要注意到文化産業的大發展大繁榮不是一刀切、齊步走,要實施差異化的區域文化産業發展戰略,引導各地根據資源稟賦和功能定位,確立文化産業發展重點,形成區域、城鄉文化産業協調發展格局。在具體舉措上,要大力發展特色文化産業,通過規劃引導、政策扶持、典型示範等辦法,鼓勵各地深入研究評估當地可供産業開發的民族和區域特色文化資源,提出資源利用和轉化規劃,引導特色文化産業有序聚集,形成一批産業特色鮮明、創新能力強、産業鏈完整的特色文化産業基地、園區和集群。推動實施特色文化産業發展工程、藏羌彝文化産業走廊等重大項目,進一步加快中西部地區、少數民族地區特色文化産業聚集,建成一批特色鮮明、異彩紛呈的民族演藝聚集區和文化旅遊産業帶,打造一批民族特色歌舞娛樂和工藝美術品牌,在與産業和市場的結合中較好地實現民族文化的傳承和可持續發展,為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維護文化多樣性做出突出貢獻。

    以體制機制改革為動力,著力打造市場主體。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步伐,重塑文化市場主體,進一步增強市場意識,提高企業活力和市場競爭力。培育一批核心競爭力強的國有或國有控股大型文化企業,在發展産業和繁榮市場方面發揮主導作用。同時,在國家許可範圍內,引導、扶持、規範民間資本進入文化産業,切實為民間資本進入文化産業做好服務,在資金扶持、項目評審、投融資、稅收優惠、人才引進、獎勵表彰、土地使用等方面對符合條件的民營文化企業給予支持,為民間資本進入文化産業提供公開透明、平等準入、公平競爭的發展環境。

    推進文化科技創新,加快發展新興文化産業。進一步推進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深入實施科技帶動戰略,推動文化産業共性技術、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的研發、推廣和應用,為文化企業技術、服務和內容創新營造有利的政策和市場環境。積極發展以數字化生産、網絡化傳播為主要特徵的動漫、遊戲、網絡文化、數字文化服務等新興文化産業,推動優秀文化內容與數字等高新技術緊密結合,不斷豐富文化表現形式,培育一批具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新興文化骨幹企業,著力提高新興文化産品和服務的數量和質量,把新興文化産業打造成文化産業中的優勢産業。

    努力擴大文化消費,為産業發展增加內生動力。要抓住國家著力擴大國內需求的機遇,把擴大文化消費作為擴大內需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優質、豐富的文化産品和服務吸引消費者,改善文化消費條件,增加文化消費總量,提高文化消費水平,既要支持大的産業項目建設,更要支持鼓勵便民的文化消費服務,以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強文化市場需求和消費趨勢預測研究,引導文化企業開發適銷對路的文化産品和服務,拓寬文化消費領域,積極培育新的文化消費熱點。營造良好的文化消費環境和氛圍,支持建設、改造劇院等文化消費基礎設施,鼓勵機關、學校和部隊的文化設施面向社會開放,發展覆蓋主要城市的文藝演出院線,支持全國文化票務網絡建設。

    著眼兩個市場,加快對外文化貿易發展。統籌利用好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在大力推動政府間文化交流的同時,積極探索市場運作方式,創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培育一批外向型骨幹文化企業和大型文化仲介機構,加快中國優秀文化産品、文化服務和文化企業走出去步伐,推動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文化交流新格局,增強中華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響力。同時通過與世界各國優秀文化的交流、學習借鑒各國發展文化産業的先進經驗,有效推動國內文化産業的發展。(作者:文化部黨組書記、部長)

 
 
 相關鏈結
· 第五屆海峽兩岸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在廈門舉行
· 海南省為入選國家文化産業示範基地的兩企業授牌
· 青海新添兩個國家文化産業示範基地總數達到八家
· 文化産業園區發揮集聚效應助推文化産業騰飛
· 周強調研湖南省文化産業發展和文化體制改革工作
· 山西省兩家企業被授予國家級文化産業示範基地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