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內抗地震災害外禦金融危機 四川調結構不減發展速度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11月09日 11時01分   來源:新華社

 內抗地震災害外禦金融危機 四川調結構不減發展速度

    新華社成都11月9日電(記者江毅)走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水磨鎮的禪壽老街,青山綠水掩映著一排排黃墻青瓦的藏羌民居,家家戶戶的門窗上都裝飾著明清風韻的雕花,街道兩邊店舖林立,遊人如織。

    看著眼前這座宛如水墨畫卷般美麗的小鎮,誰能想到這裡曾經是2008年震驚世界的“5·12”汶川大地震震中所在地。作為汶川縣曾經的工業集中地,震前的水磨鎮在當地人的記憶中,“到處是污染,連空氣裏都充滿了粉塵味。”

    在災後重建中,四川省下定決心,將數十家污染超標企業全部關停,還給水磨鎮一片碧水藍天,走上生態民俗旅遊的發展新路。短短數年間,水磨鎮不僅獲得“全球災後重建規劃設計最佳範例”稱號,也由過去那條“灰頭土臉”的窮山溝,變成了聞名中外的旅遊新景點。依靠開辦客棧、農家樂,當地許多村子年人均純收入已超過5000元。

    水磨鎮的重生,正是四川省過去4年變化的縮影。2008年,這個中國西南部的人口大省遭受了破壞性最強、波及範圍最廣、災害損失最大的一次地震災害,上千萬間房屋損毀,8萬多人遇難、失蹤,1500多萬人家園被毀,經濟損失高達2萬多億元。

    雪上加霜的是,就在同一年,爆發了世界範圍的金融危機,四川省同樣受到嚴重衝擊,數以百萬計的農民工失業返鄉。

    面對如此艱難的局面,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英明領導下,在全國19個援建省市的全力支持下,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化危為機,迎難而上”的戰略,8900多萬四川人以頑強、樂觀的精神共克時艱。

    短短4年,四川省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已全面超越震前,GDP年均增速達14%,在2007年的萬億元規模上再翻一番,一舉跨入“2萬億俱樂部”,實現了改革開放以來最好最快的發展局面。截至2012年三季度,在全球經濟放緩的背景下,四川省GDP增速依然超過12%,高於全國平均水平5.1個百分點,繼續保持追趕跨越的較快發展勢頭。

    值得注意的是,經歷了地震考驗的四川,沒有重復“污染-治理”的發展舊模式。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王海林表示:“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等成為四川經濟異軍突起的主力軍。戰略性新興産業在四川省工業比重已經超過10%,産值突破3500億元,這正是今年上半年四川工業增速位居全國第3位的內在動力。”

    不僅如此,深處中國西南腹地的四川,正日益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新前沿。全球500強企業中,已經有229家落戶四川,全球每2臺筆記本電腦中,就有一片“成都造”的芯片。

    “當前中國經濟正面臨升級的壓力,以四川為代表的西部地區具有經濟發展的後發優勢,有利於把握世界經濟發展脈搏。”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員郭正模説:“在過去的4年裏,經歷了大地震和金融危機的考驗,四川以其強勁的發展勢頭和潛力,正在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相關鏈結
· 十六大以來四川新增黨員近80萬名 結構持續優化
· 四川省政府召開地質災害工作總結表彰電視電話會
· 四川省機關行政效能建設工作現場會在閬中召開
· 安全生産績效考核成四川省幹部選拔任用重要依據
· 四川省廣元市創新融資模式 幫助困難群眾安居
· “中國科學院四川轉化醫學研究醫院”在成都揭牌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