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綜述:中國盡己所能自主減排獲國際社會稱讚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12月04日 10時27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多哈12月3日電(記者 李志暉 楊元勇 陳瑩)多哈氣候大會3日進入高級別會談階段,各方圍繞未來數年碳排放力度等議題緊張博弈。中國為應對氣候變化盡己所能自主減排的決心和努力得到了諸多與會代表的讚賞,這與一些發達國家因缺乏誠意推諉責任而飽受指責的“遭遇”形成鮮明對比。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菲格雷斯女士3日在參加“中國角”氣候變化高峰論壇時説,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以身作則,以實際行動發揮引領作用,這主要得益於中國對氣候變化影響的重視、有效的政策制定以及公眾的支持。

    她解釋説,中國人口眾多、資源有限、易受氣候災害影響,中國公眾也非常了解和關注氣候變化問題。目前,中國政府已意識到可持續發展是關乎國家未來的重大戰略。中國在“十一五”期間已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5億噸,“十二五規劃”更令人振奮。

    國際環保組織“德國觀察”董事會主席克勞斯·米爾科對中國的清潔能源發展印象深刻。他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説,為實現國內經濟發展模式轉型,中國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節能減排政策,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尤其是近年來在太陽能、風能等可持續發展項目上大力投資。“德國觀察”專家組的研究數據顯示,中國單位國內生産總值碳排放量(即碳排放強度)正在下降,這非常令人鼓舞。

    他説:“中國正在應對氣候變化道路上前進,如果其良好的政策措施逐步得以落實,未來幾年中國在全球的減排表現指數將進一步提升,這將是對世界的巨大貢獻。”

    然而,美國等一些發達國家卻總是以中國碳排放總量大為藉口,試圖要求中國也承擔與發達國家一樣的減排責任。對此,美國樂施會氣候變化項目負責人大衛·瓦斯科説,發達國家不應無視中國宏觀情況和發展權利,無權對中國減排力度無理指責。中國的歷史排放和人均排放都比發達國家小很多,要求中國在減少貧困、改善民生的重要發展時期絕對量化減排是不公平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應該被尊重。

    此前,中國政府宣佈,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産總值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至45%,其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是中國根據國情採取的自主行動,是對中國人民和全人類負責的,不附加任何條件,不與任何國家的減排目標挂鉤。

    歐盟氣候變化首席談判代表阿圖爾·倫格—梅茨格説,中國正在實施的“十二五規劃”必將提高中國的能源利用效率,促進綠色經濟發展。

    他説,中國在歷次氣候問題談判中都發揮了積極和建設性作用,本次多哈會議也不例外。歐盟將在《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等核心議題上與中國密切聯絡充分磋商,共同推動談判向前發展。

 
 
 相關鏈結
· 四川省出臺“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考核問責辦法
· 住房城鄉建設部12月將開展節能減排專項監督檢查
· 中國節能減排融資江蘇項目簽約儀式27日舉行
· 中國節能減排融資江蘇項目簽字儀式在北京舉行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