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遼寧艦上最後的八天七夜—追記航空工業英模羅陽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12月12日 07時24分   來源:人民日報

    這是羅陽最後的八天七夜。

    我國自行研製的航母艦載機殲—15在航母“遼寧艦”上順利起飛降落,他把“航空夢”留在了“遼寧艦”上,把生命獻給了我國的航空事業。

    11月25日,瀋陽。天色陰沉,寒風凜冽。在外奔波17天。羅陽回家了。傍晚時分,汽車緩緩開進了中航工業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家屬區。

    車窗外,有他熟悉的溫暖的家。可他,永遠回不去了。

    “遼寧艦”上的八天七夜,是他和同事們,和他心愛的戰機共同度過的最後一段時光。讓我們走進羅陽最後的八天七夜,細説這位“航空英雄”和他的戰友們執著的航空信念……

    11月18日 晴 初登“遼寧艦”

    帶著旅途奔波的疲憊,11月18日早晨7時,羅陽乘坐直升機登上“遼寧艦”,開始執行殲—15起降飛行訓練任務。

    之前的11月9日,羅陽參加了珠海航展。航展後,羅陽並沒有回家,直接奔赴某海軍基地,做好了登上“遼寧艦”的準備,並在次日清晨登艦。

    “030207”。這一串數字,是羅陽在“遼寧艦”上宿捨得門牌號碼。

    在“遼寧艦”上,任何一間宿舍都是沒有窗的。看不到蔚藍的大海,看不到展翅的海鷗,只能依靠空調來調節房間的溫度,在這間僅有五六平方米的小屋裏,讓人覺得窒息。

    羅陽匆匆把行李放下,沒有做任何整理。巨大的壓力像一雙無形的大手扼住了羅陽。

    或許此時此刻,第一批登上“遼寧艦”的艦載機指揮官們情緒也大概如此。殲—15能不能順利起飛降落,他們被這種緊張的情緒充斥著。

    羅陽很著急。上艦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直接去海事指揮部房間,急著詢問此次海試飛機每天怎麼訓練,今後8天裏做了怎樣的日程安排。

    中航工業瀋陽所黨委書記褚曉文比羅陽早登上“遼寧艦”幾日,情況要比羅陽熟悉一些。“剛登上艦,羅陽就趕上第一架次殲—15著艦。我們在一旁比比劃劃地説著,我向他介紹飛機怎麼從艦上起飛著艦的,以及海風、航母對飛機的影響”,褚曉文回憶説,“他很心急,希望能一下子進入到工作狀態”。

    褚曉文曾囑咐羅陽,上了“遼寧艦”,最好先認認門,這裡太大了。

    13時30分,上午海試飛行結束。羅陽並沒有按照褚曉文交代的來熟悉“遼寧艦”上的生活,而是到各個倉位,到飛機塔臺,到方艙……

    他想要儘快地熟悉這裡的工作環境。“我來得晚,第一次上船,我對船不了解”,羅陽這樣對褚曉文説。

    11月19日至21日 晴 基建日

    浩瀚的大海,一望無邊。

    此後的幾天,是艦載機——殲—15海試飛行後要接受的例行檢查,同時飛行人員也要進行基礎的流程演練,“遼寧艦”也要進行適時的“體檢”。

    “遼寧艦”少了些發動機巨大的轟鳴聲,安靜了許多。

    羅陽依舊停不下來。他想知道每一個細節,這源於他對殲—15,以及國防航空的責任。他向海軍詢問下一步海試飛行的工作要求;向部隊詢問今後對飛機製造的要求;向總設計師孫聰詢問飛機試飛時還需要做哪些改進;向司令員和參謀長詢問艦載機能否滿足中國海軍的需求。他在為下次隨船海試做著準備工作。

    每天晚上6時,航空例會和晚餐後,羅陽和褚曉文都要在甲板上走走。褚曉文説,身材高大魁梧的羅陽能走上10到12圈。“他在思考,思考著殲—15以及沈飛和中國航空的未來”。

    11月23日、24日 晴 海試日

    轟鳴。震得人心中翻騰。

    艦載機——殲—15起落時巨大的轟鳴聲牽動著“遼寧艦”上的每一個人。

    羅陽看待殲—15,如同看待自己的孩子一般,無比呵護和細心。每次殲—15起降,羅陽總是在距離它最近的位置。

    羅陽是接替中航工業沈飛黨委書記謝根華上“遼寧艦”的。謝根華告訴羅陽,飛機起降時産生的巨大轟鳴,可以通過張大嘴巴大聲呼喊來抵消對人體的影響。

    然而,每次起飛降落,羅陽都要拿出筆記本,在上面寫下些什麼,似乎忘記了謝根華和他所説的這些要點。中航工業瀋陽黎明航空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孟軍説,他是在記錄飛機起飛降落時的位置。

    壓力。壓得人喘不過氣。

    艦載機——殲—15,中國國防的期盼,全世界在矚目。殲—15海試,不能失誤,更不能失敗。

    從飛機立項到設計、製造、飛行,羅陽都參與其中。看著自己親自研發製造的飛機就要首飛,充滿了熱愛、期待,但又充滿了無限擔心,壓力之大、責任之重,難以想象。

    “遼寧艦”上的日日夜夜,羅陽就是在這種緊張的情緒下度過的。

    每次在飛機降落後,羅陽總要向“遼寧艦”上的技術部門索要殲—15試飛後的相關數據。孟軍説,羅陽在航母上最後的8天時間裏,曾經5次來到艦載機的機艙中,詳細研究殲—15艦載機到航母上之後,維修、拖動等各方面的實際問題。他當時就在思考未來的預案。

    孟軍在“遼寧艦”上,就住在羅陽的隔壁。每天早上,他們6時起床洗漱,之後便在觀察殲—15的“一舉一動”。“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能體驗羅陽在航母上的巨大壓力”,孟軍説,“作為殲—15的生産者,在一旁觀看、記錄著艦情況可以説是提心吊膽。而殲—15起飛時巨大的轟鳴聲,更是震得人心臟難以承受,但羅陽卻堅持記錄了每批架次的起降,甚至不放過任何一批次飛機的觸艦、復飛等動作,他的觀看點離飛機最近距離不超過20米”。

    興奮。激動得忘了病痛。

    11月24日,“遼寧艦”首批艦載機全部完成航母起降飛行訓練。

    “我的任務完成了,我很欣慰”,由於保密要求,這是羅陽上“遼寧艦”後打給妻子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電話。

    謝根華在採訪中告訴記者,“男兒有淚不輕彈”,但是每次飛機試飛成功,作為航空人,他們都會激動得流下淚水,羅陽也不例外。每次試飛成功後都要喝慶功酒,羅陽雖然酒量不大,而且不喜歡喝酒,但每次都要幹一大杯。此時,航空人對中國航空事業的熱愛,都濃縮到這杯酒裏了。

    艦載機——殲—15承載了羅陽太多的希望和壓力。今天,著艦起飛成功,羅陽一下子輕鬆了下來。有人説,“興奮和緊張讓他忘記了病痛。”

    11月25日 陰霾 返航日

    成功,離艦,鮮花。

    人們在擁抱,在歡呼,在慶祝。

    羅陽顯得有些疲憊,他沒有和身邊的人擁抱,沒有像他們那樣激動。他只有淡淡的微笑,略帶疲憊的微笑。

    歡迎的人群中,謝根華在,褚曉文也在。可是他們在甲板上沒有看到老羅,再往甲板下面看,看到了孟軍、孫聰。褚曉文説,羅陽是最後才下來的。

    褚曉文對遲遲下來的羅陽説,“辛苦了”。

    艦載機——殲—15成功起飛,而羅陽卻倒下了,不再起來。

    送別羅陽的人説,他的遺容很安詳。(記者 辛陽 何勇 白天亮)

 
 
 相關鏈結
· 王珉看望慰問羅陽同志家屬 要求學習宣傳先進事跡
· 中國夢 報國魂——追記航空工業英模羅陽
· 新華時評:羅陽式脊梁能夠挺起民族復興希望
· 潮涌海天映忠魂——記羅陽生命中最後三個片段
· 國務院關於追授羅陽"航空工業英模"榮譽稱號決定
· 國務院追授羅陽同志“航空工業英模”榮譽稱號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