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武漢12月12日電(記者 黃艷)2012年長江淡水豚科學考察隊12日發佈消息,長江武漢至上海江段發現的長江江豚數量銳減。
據介紹,在武漢—上海江段近1100公里的單程航行中,科考隊目測僅發現177頭次江豚,聲學觀察監測到86頭次江豚,數量比2006年科考大幅減少。
“其主要原因就是長江中下游密集的航運。”科考隊副總指揮王克雄介紹説,湖口—銅陵江段220公里的水域是目擊江豚數量最多的區域,有一天發現了45頭次江豚,是這次考察以來單天目擊江豚最多的一次。”
據了解,湖口—銅陵江段是江豚傳統的分佈密集區,因為這兒沒有通航的夾江、汊江、洲灘水域比較多,並且水深足夠江豚活動,建議加強對這片水域的保護力度。
科學考察發現,從蕪湖江段往下,江豚數量陡然減少,船舶、碼頭明顯增多,兩岸的工業化程度越來越高。
“在武漢—上海的航程中,我們總共統計到作業漁船276次,航行中的貨船3743次。”科考隊成員、WWF(中國)江豚項目官員張新橋介紹説,特別是進入南京江段之後,航運異常繁忙,我們在鎮江-江陰江段半小時內統計到的貨船高達88次。
“這一江段我們只發現了13頭次江豚,而在2006年發現了40頭次,數量下降非常明顯,越是航運密集的江段,江豚的數量越少。”張新橋説。
據了解,在鎮江-江陰江段發現的13頭江豚中有8頭是在鎮江的保護區發現的。王克雄説:“我國自然保護區條例規定,保護區的核心區不應該建設生産性設施,但是很多豚類保護區都地處長江的黃金水道,航運、漁業等經濟活動很難避免。”
王克雄説:“希望鎮江保護區能夠繼續保持這種優勢,也希望地方政府能夠重視生態保護,儘量控制和減少在豚類保護區的開發行為。”
長江江豚是長江特有的淡水豚類,也是世界三大淡水豚類之一,近年來水量不斷減少,國際動物保護組織正將其列入極度瀕危物種。作為長江裏的旗艦物種,其生存狀態直接反應長江生態系統的健康狀況。
2012年長江淡水豚考察由農業部牽頭,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WWF和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共同組織。考察隊11月11日正式從武漢起航,計劃用7周左右時間對長江中下游幹流江豚的種群數量和分佈等現狀進行考察,並對長江江豚的保護提出規劃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