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太原12月31日電(記者劉翔霄、梁曉飛)近日,由山西省農科院、南京農業大學等開展的“土壤養分供應強度與配比施肥理論方法研究”成果順利通過專家評審。這一研究突破了國際上“增施化肥不再具有增産效果”的認識誤區,可用於指導改進化肥施用技術,有望繼續提高糧食産量。
目前,我國糧食産量已實現“九連增”,單産也呈階段性、臺階型增長,但增施單位肥料的糧食增加量已大大減少。因此,一些專家認為肥料的生産潛力已達極限,增施化肥也不能增産。
對此,“土壤養分供應強度與配比施肥理論方法研究”項目主持人、山西省農科院研究員褚清河表示,目前施用化肥暴露出的弊端,並不是化肥本身造成的,而是缺乏正確的理論指導、施用不科學的結果。
通過大量田間實驗,褚清河發現,農作物的産量不僅與施肥量有關,更重要的是受施肥比例的制約,不同的土壤養分類型存在相應的最佳施肥配比。同時,對於同一品種存在最大施肥量,超過這個最大量,再多施肥,不但不能增産,反而有害。只有耐肥性更強的新品種,才能保證超過原推廣品種的最大施肥量仍具有顯著增産的效果。
根據這個理論確立的施肥技術,他在氮高磷低、磷高氮低、氮磷雙低和氮高磷低鉀高等不同土壤類型上種植的玉米、小麥、水稻、煙草、土豆等作物施肥實驗,都取得了增産30%左右的效果。
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其國認為,這項成果可用於指導農業生産中因土、因作物定比定量施肥,只要分區域取樣測定土壤有機質、鹼解氮、速效氮和有效鉀後,就能根據所種植作物劃分出養分高低組合類型,進而確定氮磷或氮磷鉀最佳施肥比例和最大施肥量,對密植高産施肥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趙其國表示,這項成果為我國持續實現糧食增收、節省化肥、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提供了科學依據,在施肥與邊際産量、鉀適宜條件下的氮磷配比研究方面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同時,記者注意到,褚清河等人的田間試驗集中在山西的9個地市,且研究時間只有兩年,涉及的土壤、氣候、作物品種等相對單一,仍需要在更多地域、更長時間內予以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