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誰來拯救我們的空氣——詳解霧霾天氣成因和對策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1月13日 19時18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月13日電(記者 顧瑞珍 張辛欣)12日,整個北京城都籠罩在一片昏黃中。35個監測子站的空氣質量指數有17個超過500微克/立方米,28個超過300微克/立方米,屬六級,嚴重污染。

    新年伊始,我國中東部各地就陸續出現大範圍和長時間霧霾天氣。受霧霾天氣影響,我國各地空氣質量監測數據引發熱議。霧霾天氣成因是什麼?誰來拯救我們的空氣?

    PM10和PM2.5是近日空氣首要污染物

    記者從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了解到,自從1月1日我國74個城市按空氣質量新標準開展監測並實時發佈PM2.5等數據以來,我國第一批74個率先實現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城市中,京津冀區域城市的80個國家網監測點位中半數以上出現空氣質量連續超標現象,長三角區域城市的129個國家網監測點位約有三分之一齣現空氣質量連續超標現象。其他直轄市及省會城市的監測點位也有不同程度空氣質量超標。

    監測總站數據顯示,顆粒物(PM2.5和PM10)為本週連續霧霾過程影響空氣質量最顯著的主要污染物,以嚴重影響環境健康和環境能見度的污染物PM2.5為例,上述城市部分點位的小時最大值達到900微克/立方米,超過空氣質量日均值標準(75微克/立方米)的十倍以上,並超過AQI日報嚴重污染等級(500微克/立方米)的約一倍。SO2和NO2等也達到輕度以上污染水平。

    其中,近一週內受不間斷霧霾過程困擾的華北、中原和華東部分城市影響最為嚴重,北京、天津、石家莊等城市由於低空近地面的空氣污染物久積不散,主城區點位連續出現空氣質量重度污染和嚴重污染,包括PM2.5,PM10,SO2,NO2等主要污染物徘徊在較高超標濃度水平。

    霧霾與氣象、污染排放等有關

    事實上,霧霾天氣持續,空氣質量下降,並不是今年的新現象。這幾年,每到秋冬特別是入冬以後,我國中東部地區不時會遇這樣的情況,其中既有氣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表示,近期中東部地區出現的霧在氣象學上稱為輻射霧,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這些地區近地面空氣相對濕度比較大;二是沒有明顯冷空氣活動,風力較小,大氣層比較穩定;三是天空晴朗少雲,有利於夜間的輻射降溫,使得近地面原本濕度比較高的空氣飽和凝結形成霧。

    大範圍霧霾天氣主要出現在冷空氣較弱和水汽條件較好的大尺度大氣環流形勢下,近地面低空為靜風或微風。受近地面靜穩天氣控制,空氣在水平和垂直方向流動性均非常小,大氣擴散條件非常差。受其控制,城市無論規模大小,其局地交通、生活、生産所需的能源消耗的污染物排放均在低空不斷積累。與此同時,由於霧霾天氣的濕度較高,水汽較大,霧滴提供了吸附和反應場所加速反應性氣態污染物向液態顆粒物成分的轉化,同時顆粒物也容易作為凝結核加速霧霾的生成,兩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污染。

    環保專家表示,如果在冬季遇到長時間霧霾過程,通常在北方地區因為採暖期猛增的能源消耗排放,中等以上城市人口集中排放量大的主城區連續三天的空氣污染物積累就可能達到重度污染的程度,在南方地區如果生産和交通排放量大也可能達到重度污染的程度。

    應建立區域聯防聯控機制

    如何防治空氣污染?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總工程師王金南表示,産業結構調整、能源結構調整是必由之路。PM2.5等污染物的治理,難就難在需要綜合手段,實現多項污染物協同減排。污染治理是一個多環節密切咬合的鏈條,只要有一個環節“掉鏈子”,PM2.5減排就會受影響。同時,大氣污染呈現區域性特徵,必須建立區域聯防聯控機制來應對。

    “我們一定要認識到PM2.5治理的長期性、複雜性。如果措施到位,在‘十二五’末會有所降低,但是要明顯改善空氣質量,還有很大難度,需要很長時間。”王金南説。

    根據中央氣象臺預報,中東部地區霧霾天氣還可能持續到本月15至16日。預計未來三天,由於不利的大氣擴散條件,中東部地區部分城市的空氣污染形勢還將維持。到本月17至18日,預計有新的強勁冷空氣南下,上述地區的城市空氣質量將得到明顯改善。

    針對霧霾天氣,氣象專家提醒居民需適當防護,儘量減少室外暴露的時間,減少開窗,長時間在室外需要佩戴口罩。由於能見度較低,駕駛人員應控制速度;機場、高速公路、輪渡碼頭也要採取措施,保障交通安全。

 
 
 相關鏈結
· 天津霧霾天氣:17個監測點全部“嚴重污染”
· 氣象局:冷空氣弱大氣層結穩定致大範圍霧霾天氣
· 矯梅燕要求氣象部門加強霧霾天氣監測分析和預報
· 北京空氣重度污染 霧霾天氣還將持續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