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17日電(記者 江國成)不久前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2013年經濟工作時要求“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最近,菜價、肉價連續多周上漲。怎樣才能“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部門和專家。
食品等價格上漲加大通脹壓力
“這麼貴!”北京石景山區半月公園北邊的地下菜市場裏,一位買菜的大媽看到油菜、菠菜、韭菜的標價都超過4元時自言自語道。而此前,菜價連續多周上漲。
上個月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2.5%,環比也大幅上漲。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諮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表示,對我國存在的通脹風險要高度警惕,不能掉以輕心。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也認為,今年CPI會繼續走高,或漲至3%以上。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有關負責人日前在談到今年的物價形勢時坦承:發達經濟體貨幣超量發行,利率保持超低水平,加大了人們對全球通貨膨脹的擔憂,輸入性通脹壓力不容忽視。部分商品價格受國際市場影響可能出現大幅波動,一些大城市房價存在反彈壓力。
我國農業基礎薄弱,在經歷連續九年增産後,今年糧食等重要農産品生産能否保持穩定仍有待時間檢驗。一旦老天不幫忙,農産品供不應求,物價上漲壓力不言而喻。
王軍説,今年通脹壓力會比2012年加大。短期看,主要是食品價格上漲,豬肉價格此前連續一年多回落,走過一個完整的下探週期,將會進入新的上漲週期。另外,從長期看,勞動力、土地等成本都在上升。
“今年CPI有可能在3%以上,月度可能會達到4%,但全年應當不會超過4%。應該不會發生惡性通脹。”王軍説。
資源性商品價格改革影響不容忽視
為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促進經濟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發展,國家決定“要力爭在重要領域的改革取得新的突破”,包括穩步推進資源性産品為重點的價格改革。
發展改革委不久前表示,要穩步推進資源性産品為重點的價格改革,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實施重點電煤與市場煤價格並軌,推進天然氣價格改革,完善居民階梯電價政策。
重要能源、資源性産品價格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企業生産和居民生活成本,助推物價上漲。
對此,專家認為,“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需要相關部門在推進資源性産品價格改革時要把握好時機、力度和中低收入群體的承受能力。
穩物價已成為宏觀調控的重要目標
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日前表示,保持物價基本穩定是實現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是宏觀調控的重要目標。
保持物價基本穩定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需要。
王軍説,要保持物價總水平的基本穩定,貨幣政策還是要“穩”字當頭,相對保持穩定。由於我國經濟復蘇基礎不牢固,貨幣政策一時沒有收緊的必要,要穩中略為偏松。財政政策可以更加積極,加大減稅力度,以進一步穩增長。
發展改革委在部署今年全國經濟工作時明確,要以促進社會總供求基本平衡為重點,保障主要農産品穩定生産,油料、肉類穩定增産,繼續實施全國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産能力規劃,夯實糧食生産基礎。同時,為提高農民生産積極性,國家將進一步提高小麥、稻穀最低收購價,做好玉米、大豆以及豬肉等農産品臨時收儲工作。
為保障供應和促進流動,發展改革委提出要搞好重要商品的産運銷銜接及儲備吞吐、進出口調節,嚴格控制玉米深加工,完善北方大城市冬季蔬菜儲備制度。
王軍建議政府還應在流通環節上做文章,降低農産品流通成本,減輕農産品價格上漲壓力。比如:減免農産品運輸和進場過程中的不合理收費以及農貿市場的攤位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