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太原1月21日電(記者 晏國政) 山西近幾年來堅持高標準謀劃,不斷加大現代農業投入,以科技創新和基礎設施建設為支撐,努力探索農業現代化之路。
改變傳統耕作方式 不斷增強農産品保障能力
深冬農閒時節,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北田鎮朱村的村民們仍在自家的蔬菜大棚裏忙碌著。這個只有200多口人的小村莊地處旱垣,村民幾年前還依靠種玉米過日子。2006年開始發展設施蔬菜,目前已建起溫室大棚150座。正在大棚裏忙活的村民趙守國説:“別小看這座棚,每年能産西紅柿等蔬菜1萬多斤。僅此一項,每年純收入3萬多元。”
作為一個華北內陸省份,長期以來山西每年六成以上的冬春蔬菜依靠外地調運。2010年,山西組織實施了設施蔬菜百萬棚行動計劃。短短幾年時間,越來越多的村莊像朱村一樣種上了大棚蔬菜。
“近三年,每年新增設施蔬菜20萬畝以上,全省蔬菜冬春自給率已由‘十一五’末的40%提高到55%,農民設施蔬菜人均純收入385元。越來越多的本地鮮細菜走上了普通市民的餐桌。”山西省蔬菜管理站副站長秦潮説。
園區帶動農業産業轉型升級
在位於山西省長子縣的方興現代農業示範園內,現代化的工廠化育苗車間綠意盎然,採取無土栽培等先進技術培育的蔬菜秧苗茁壯成長,在荷蘭一家種子公司引進的長茄子、西紅柿等長勢喜人。
園區負責人張紅民介紹,園區與中國農科院、山西農大等院校合作,建立了博士後工作站。除了自己培育出系列青椒新品種外,還引進了諸多國內外先進新品種、新設施和現代農業新技術。
據了解,目前山西省已建設各類農業産業園區600個。
山西省農業廳廳長李平社説,在一個自然條件較差、底子較薄的省份,找到一條快速推進農業産業轉型升級的路徑至關重要。必須堅持把現代農業示範園區作為重要抓手,聚集資金、技術、人才等先進生産要素,引領現代農業發展。
組合拳夯實現代農業快速發展基礎
為了充分發揮政策扶持和引領作用,山西制定出臺了全省現代農業發展規劃,分別啟動了雜糧、畜牧、設施農業、水果、中藥材等産業工程。2009年至2012年出臺50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2012年補貼資金總規模達到50多億元。
2012年,山西組織開展了以百萬農民素質提升和“一鄉一站、一村一點”建設等為主要內容的“最後一公里”農業科技推進行動,全年推廣農業新技術100項、新品種100個,培訓農民105萬人,完善建設鄉鎮或區域農技推廣站1075個。
山西省提出,在農業基礎設施上,要堅決守住6075萬畝耕地保有量、5088萬畝基本農田、2300萬畝灌溉能力和100億公斤糧食綜合生産能力底線。為此,該省大力加強以高標準旱澇保收田、農業節水、溝壩地建設為重點的農田水利基本設施建設,連續多年實施每年200萬畝的中低産田和鹽鹼地改造項目,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為現代農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