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1月31日電(記者李榮)“長勢很好,量能保證,春節菜價就穩住了。”1月31日,上海市農委蔬菜辦主任陳德明在滬郊奉賢區金匯鎮等地看了一遍基地蔬菜的生長情況後,這樣對記者説。
老陳幾十年都在蔬菜生産的一線工作,對於蔬菜産銷的規律了然于胸。在他心裏,一年之中有幾個蔬菜生産的“節骨眼”,大意不得,其中春節前後,最是關鍵。因為春節這個“節骨眼”,既是季節上的生産淡季,又是節慶假日的消費旺季,“一淡一旺”,難度可知。
記者查閱了一下當天滬郊蔬菜的生産記錄。目前整個郊區蔬菜的在田面積達到55.3萬畝,其中綠葉菜24.9萬畝,本地産的蔬菜日上市量達9800噸,其中綠葉菜達4700噸。“這樣的量,菜價就能穩住了。”陳德明説。
在定點監測點上,菜價記錄員對記者説,目前滬郊青菜每公斤的田頭交易價為1.4元,批發市場的價格是2.2元,呈穩中趨降的走勢。金匯鎮綠葉菜生産基地的負責人説,從大棚內和露地的青菜長勢和“長相”來看,供應形勢較好,采收上市數量比較充足,報價也比較合理。
上海市農委主任孫雷説,上海蔬菜産銷的大格局是,綠葉菜本地能保證九成左右,整個蔬菜供應本地與外來“一半對一半”。那麼,外來的“那一半”怎麼樣呢?
在上海“客菜”主要流入地的江橋蔬菜批發市場,董事長王永芳語氣肯定地對記者説:“只要沒有特別大的天氣變化,春節供應不會有什麼問題。目前客菜的量很大,菜價不會翹上去。”
一些蔬菜業內的行家對記者説,蔬菜産銷,看上去不是“高精尖”,其實學問很大,“不是一般人認為的那麼輕而易舉”。就拿春節市場來説,絕不可“籠統而論”。像上海這樣的特大城市,根據往年的規律,到了春節,有這樣幾個因素需要考慮,一個是本地居民和來滬遊客的節日消費,肯定會比平時的消費量大,消費集中;但另一方面,春節放長假,還有學生的寒假,大學生和外來打工人員都會回家鄉過年,這部分消費會下降,單位伙食團購量也會有調整。這就需要精細地進行結構分配。
“密切關注動態,及時傳遞信息,加緊落實保護性菜地的保護性措施,疏通産銷環節,這幾樣,樣樣不能缺。”陳德明説。
據了解,上海本地綠葉菜的産銷對接率已達50%左右,形成“農超(超市)”、“農標(標準化菜場)”、“農社(社區)”等對接模式。對接之後,還有文章可做。比如標準化菜場,如何進一步回歸公益性;政府的穩物價調控措施,如何在攤位費的減免及終端菜價的穩控上得到落實,都在一步步地試點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