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2月3日電(記者 周潤健)按照《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2月4日零時13分將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之首的“立春”。自秦代以來,我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
作為我國權威的天文測算部門,紫金山天文臺負責實施中國的日曆編算和發佈,每年編算次年的農曆日曆,其中包括朔望和節氣時刻,時間均精確到分鐘,作為標準在每年出版的《中國天文年曆》中正式發表,並以《日曆資料》的形式對外發佈。
按照《中國天文年曆》,今年立春準確時間為4日零時13分,公眾應以此為準。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説,每年公曆2月4日左右為立春。立春又叫“打春”,就是冬至數九後的第六個“九”開始,所以有“春打六九頭”之説,農諺更有“寧舍一錠金,不捨一年春”“一年之計在於春”的説法。時至立春,人們會明顯感覺到白天變長了,太陽也暖和多了,氣溫、日照、降水開始趨於上升。
我國古代將立春分為三候:“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蟄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説的是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立春五日後,蟄居的蟲類慢慢在洞中甦醒,再過五日,河裏的冰開始融化,魚開始到水面上游動,此時水面上還有沒完全融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魚負著一般浮在水面。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營養科主任李艷玲在此提醒説,立春期間是由冬寒向春暖過渡的時節,氣候變化較大,天氣乍暖還寒、忽冷忽熱,公眾要格外注意防病和保健。飲食調養方面要少“酸”多“甜”;精神方面要重視調養,應戒暴怒,以防“春火”傷身;在起居方面要做到順應自然,早睡早起,並適當增加室外活動,強身健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