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崗地能變高産田,真是沒想到啊!”這是河南孟津縣北陳村農民李新旺最高興的事,去年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落戶村裏,一條條灌渠、機耕路通到田間,讓李新旺家的玉米畝産在村裏拔了尖,“一穗收了6兩玉米粒,畝産上了1400斤,翻了一番。”
農民的小賬折射出全國的大賬。過去10年,中央財政不斷加大農業綜合開發投入,累計安排農業綜合開發資金1519億元,帶動地方財政投資、銀行貸款、項目單位及群眾自籌,共計投入農業綜合開發資金3903億元,堅持強基礎、扶産業、富農民,讓2.7億畝旱崗地、水淹地改造成高産穩産田,扶持産業化經營項目2.6萬多個,為糧食生産“九連增”、農民增收“九連快”作出重要貢獻,開闢出符合國情的資源綜合開發新途徑,探索邁向中國特色的農業現代化之路。
穩糧食,新增糧食産能810億斤,佔全國新增産能1/4
現代農業千頭萬緒,各地農村千差萬別,農業綜合開發從何著力?
“項目佈局向糧食主産區聚焦,資金安排向高標準農田建設聚焦。”10年間,中央財政共計投入13個糧食主産省農發資金972億元,佔中央財政農發資金總投入的64%。
集中投入,不撒胡椒面。中原糧倉河南,從2005年起整合70%的農業綜合開發資金,投入27個産糧大縣,打造出1000萬畝高標準農田。“集中力量才能辦大事,讓最適宜種糧的地方多産糧,去年重點縣夏糧總産佔到全省一半。”省農業綜合開發辦主任井劍國説。
適應現代農業的新要求,從2009年起,農業綜合開發率先啟動高標準農田示範工程,打造“永久糧倉”,新建2620萬畝高標準農田。一個項目區,規模集成,水利、農技等措施綜合發力,安徽南陵縣池湖村農民何先彪嘗到甜頭:“過去畝産1000斤就是個頂了,現在新灌區、新農機加上新品種,畝産紀錄年年往上躥。”
一手增投入,一手卸“包袱”。為減輕地方和農民負擔,農業綜合開發核減了土地治理項目的資金債務71.1億元;將中央與地方財政投資比例從1:1調整為1:0.45,産糧大縣全部由中央和省級財政投入;將中央財政資金與農民籌資投勞比例從1:1調整為1:0.13,産糧大縣和種糧農民輕裝上陣。
項目數量少了,但標準更高了,效益更好了。在江西,新建的200多萬畝高標準農田,新增糧食綜合生産能力5億公斤,農民人均增收500元;在寧夏,昔日的一片片鹽鹼灘,經過綜合開發獻了“寶”,畝産超過350公斤;在黃淮海平原,農業綜合開發投入産出比達到1:3,項目區對糧食增産的貢獻達到了1/3。
10年來,全國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共新增糧食生産能力810億斤,佔全國新增産能的1/4,可謂“四分天下有其一”。
強産業,每年2200多萬農民直接受益,人均增收500元
發展現代農業,離不開産業化。農業綜合開發10年來,共投入産業化經營項目資金1718億元,扶持産業化經營項目2.6萬多個,每年新建産業化經營項目直接帶動受益農民約2200萬人,這些農民的年人均純收入比項目實施前增加500元左右。
把資源特色變成市場優勢。重慶潼南,成為西部綠色菜都,全縣蔬菜種植面積達81.5萬畝,年産蔬菜161.9萬噸,躍居全國縣級第二位,“舌尖上的綠”成為潼南農民的第一致富産業。
扶持農業合作組織,創新農業經營體系。10年間,農業綜合開發扶持4888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農民抱團發展。在江西安遠縣,果農蔡康龍嘗到加入合作社的實惠:“一場品種革命,臍橙晚上市3個月,一斤賣到10多元,比過去翻了幾倍。”在安徽濉溪縣黃橋村,農民李家鵬説,80%村民都加入淮北口子穀物合作社,服務到戶,措施到田,畝産提高80公斤左右,去年農民人均增收1000多元。
從“一粒種子”到商品,“龍頭”為農業護航,打造完整産業鏈。10年間,農業綜合開發扶持起來的2.1萬多家龍頭企業,成了産業的支撐。河南把“中原糧倉”變成“國人廚房”,落戶浚縣的中鶴集團,一年能“吃掉”40萬噸小麥,吸引3000人就業,帶動小麥收購價高出兩分錢。安徽廬江縣,將糧食優勢轉化為産業優勢,全縣扶持上百家農業龍頭企業,從小麥到麵粉,再到餅乾、澱粉糖,附加值增加了十幾倍。
在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帶動下,種植大戶、合作組織、“協會+基地+農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斷涌現,農機下田、科技入戶、標準化生産,項目區良種覆蓋率達95%以上,現代農業的效益明顯。不少項目成了當地農業的支柱、標準化生産的樣板,農業綜合開發被農民稱為“德政工程”、“富民工程”。
創新機制,“綜合性”開發五指成拳,把錢花在刀刃上
扶持農業重要的是建立投入增長長效機制。經過不斷完善,農業綜合開發形成了“政府引導、社會參與、民辦公助、滾動開發”的投入機制。就像點豆腐的滷水,中央財政資金髮揮“引子”作用,聚合各類社會資金,共同投入農業。
錢往哪兒花?農業綜合開發瞄準農業發展瓶頸,解決農民想幹又幹不了的事。實行民主開發,讓農民説了算,許多地方農民變“要我幹”為“我要幹”,積極投工投勞,參與項目建設、管理。“政府出錢,咱老表受益,出點力氣值!”江西高安市新街鎮景賢村支書賈克玖説,全村人肩挑手提,每年從10月份一直幹到臘月三十,幹了3年,建成5000多畝高標準農田。
錢該怎麼花?農業綜合開發突出 “綜合”特點,不光是解決水的問題,實行水、土、田、林、路綜合治理,人力、財力、物力和科技綜合投入。在一個項目區,分散的先進生産要素綜合注入,五指攥成拳,催生出新的生産力。安徽南陵縣種糧大戶劉光宏説,裝了太陽能殺蟲燈,農藥打少了,1000多畝地,要省三四萬塊錢,項目區良種普及率達到100%,小麥、水稻單産提高100斤以上。
新技術不斷推廣,讓許多農民對測土施肥、精量播種等技術不再陌生。廣東高要市南村農民冼品基感嘆説:“以前施肥一炮轟,現在得科技追肥;過去水稻畝産攻破800斤很難,現在超1000斤也不新鮮;過去七八年才推出一個新品種,現在一兩年就能出來。”
不僅考慮經濟效益,還“綜合”考慮生態、社會效益。面對農業發展的新課題,10年來,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新增農田林網防護面積10624萬畝。同時,改良草原(場)2865萬畝,治理沙化土地292萬畝,支持丘陵山區開展小流域治理946萬畝,促進了農業可持續發展。項目區老百姓説:“現在山變綠了,水變清了,人變富了。”
站在新起點,加快發展現代農業,農業綜合開發依然重任在肩。財政部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主任王光坤説,今後農業綜合開發將圍繞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這一中心,突出“兩條主線”,一是以大規模建設高標準農田為主線,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打基礎;二是以農業合作化經營産業化發展為主線,為城鄉一體化發展建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