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青海樂都:旱地鋪地膜改變“吃飯要靠天”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3月29日 16時28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西寧3月29日電(記者張曦)“播種第三天了,去年秋天就打好了地膜,照情況看今年播種收成都沒問題。”青海省樂都縣中嶺鄉馬家洼村村民俞天祥在自家馬鈴薯田裏邊幹活邊説。一片片鋪著薄膜的梯田在光照下十分耀眼。

    這裡平均海拔2700米,背靠大山,年均降水量只有350毫米,土地乾涸貧瘠,村民祖輩靠天吃飯。“這裡十年九旱,過去收成不好的時候連口糧都不夠。”俞天祥説。

    樂都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袁志成告訴記者,作為青海農業主産區之一的樂都縣,從2008年年開始推廣旱地雙壟雙膜技術。在土地上犁起大小雙壟後撒上專用肥料,上面覆蓋上地膜,可以保持土壤溫、濕度,抑制蒸發。

    “2008年秋天鋪膜,來年春季播種。收穫時節,原先每畝地産3000來斤馬鈴薯竟然産到6000斤,14畝地刨去口糧賣了兩萬元錢。”説起那一年的豐收,俞天祥掩飾不住喜悅。

    記者看到,覆蓋好的地膜裏,水珠在不斷生成、匯聚。“高原旱地,每一滴水都十分寶貴。從蒸發到保存,地膜讓這裡的耕作方式發生根本性的轉變。”袁志成説。

    在平安縣沙溝鄉牙扎村藏族村民蘇拉毛措的田裏,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工作人員正和她一起鋪春覆地膜。“與秋覆地膜不同,春覆地膜鋪好後約十來天就可以播種了。”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王秀珍説。

    這是蘇拉毛措第四年鋪地膜。“以前10畝地産的馬鈴薯只夠自家吃的。如今10畝只種6畝馬鈴薯每年就能收入1萬多元,其餘4畝種些油菜、蠶豆等經濟作物,收入也很可觀。”蘇拉毛措對記者説。

    王秀珍告訴記者,村民所使用的地膜、專用肥、農藥及種子都是政府免費發放的。每畝地120元的補助標準,在西北地區算是比較高的。在平安、樂都所在的海東地區,已經有100萬餘畝旱地鋪上了地膜。

 
 
 相關鏈結
· 青海脫毒馬鈴薯覆蓋率列全國首位 主推兩大品種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