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土地上綻放的美麗花朵
——獻給汶川災區堅強的孩子們
新華社成都5月13日電(記者吳曉穎、葉建平)5月之殤,是記憶中不可觸摸的痛,多少幼小生命瞬間被吞噬、傷害。
5年後,又一次綠染大地時,孩子們純真的笑臉讓人倍感溫暖。在這片曾經遭受重創的土地上,少年美麗而芬芳的夢想綻放出美麗的花朵。
“當小樹苗長成大樹時,也要回報大地”
“長大當解放軍保衛國家,保護、幫助人民;要是我老了跑不動了就當科學家。”在綿陽一所寄宿式學校,當郎錚認真講出這番理想時,我們再次被這個可愛懂事的孩子打動了。那一刻,我們看到,災區明天的種子在發芽。
在5年前的汶川大地震中,滿臉是血的3歲男孩郎錚從廢墟中被救出時,年幼的他艱難地舉起尚能動彈的右手,虛弱而又標準的敬了一個少先隊隊禮,這一幕令無數人動容,他被人親切的稱作“敬禮娃娃”。
郎錚左手的小指頂端被切除,無名指和肩膀上都留下了傷疤。災難帶給孩子的不僅是軀體的創傷,更有心理的陰霾。
郎錚的母親吳曉紅説,以前每逢颳風下雨、天黑他都會害怕,把大人緊緊抱住,每次提到“地震”,兒子就會露出充滿恐懼的表情。如今,隨著兒子逐漸長大,心理陰影也逐步減弱,“不再害怕提地震這件事了。”
作為一名母親,吳曉紅不希望兒子因“敬禮娃娃”的頭銜而特殊,想讓他健康、快樂地成長。這些年來,她儘量讓兒子避開媒體鏡頭,掃地、端飯等家務活,全讓兒子幹,“他和班上的同學相處得很好,同學們都很喜歡他”。
汶川震後,因災致殘的學齡階段兒童是最讓人揪心的群體。據統計,四川省內6個極重災區市(州)因災致殘學齡階段兒童共317人,其中,100多人轉入都江堰友愛學校學習。
在這所國內首個標準化無障礙、全納式9年義務教育學校,以殘疾兒童和普通孩子插班上課、共同學習生活的方式,幫助傷殘孩子克服傷痛,培養技能、生活習慣,重新回歸社會。
都江堰友愛學校副校長楊群英説,幾年來學校對傷殘孩子進行了“走出陰影”“回歸常態”“重塑信心”三個階段的教育培訓,引導他們儘快恢復獨立生活能力,“這些孩子越普通,我們越開心,因為今後的路,還要靠他們自己去走。”
“我們要讓自己茁壯成長,成為一棵遮風擋雨的大樹。當小樹苗長成大樹時,也要回報大地!”“和蘆山一起,風雨過後,走過陰霾,迎接彩虹。”這是曾經與“死神”擦肩而過的孩童們寫在日記裏的質樸心願。
“災難磨礪讓我們長出堅強的翅膀”
在新北川一家洗車店見到23歲的楊彬時,這位坐在輪椅上的“小老闆”正用手推著輪子“跑”前“跑”後地招呼顧客。
楊家老宅珍藏的相冊裏,那個清瘦俊秀、個頭挺拔、少不更事的少年,如今已是成熟穩重的大小夥子,家裏的頂梁柱。
汶川地震發生的瞬間,在北川職業中學上課的楊彬和同學被壓在了廢墟下。78小時後,楊彬終於獲救,卻永遠失去了雙腿。
面對變故,楊彬曾對未來一度失去信心。幹了一輩子農活的父親楊國華理解兒子的痛苦:孩子熱愛運動,想畢業後入軍營當兵,但這一切都不可能了。
“命運關上一扇門的同時,會打開另一扇窗。不想再看到母親因為我每天以淚洗面。”作為家裏唯一的男孩,楊彬説,是家人、朋友的鼓勵讓他一夜長大,開始懂得肩上的責任,去思考今後如何生存的問題。
重新“站”起來的楊彬,開始適應輪椅上的生活。像之前一樣自己做飯、游泳、打球,料理一切生活、學習瑣事。“就想證明,我和正常人一樣,沒有腿也能‘站’立著生活。”楊彬説。
大專畢業後,楊彬在政府的幫助下邁出了創業第一步。2012年,貸款10多萬元的洗車店開業後,生意越做越紅火,業務由洗車擴展到汽車美容、保養、維修,店員也增加到6名,楊彬自信地説:“兩年內應該就能還清貸款。”
在洗車店大廳的門牌上,有一個像飛鷹圖案的LOGO,是楊彬自己設計的,寓意自由飛翔。“雖然失去了雙腿,但我希望能展翅翱翔。”楊彬説,他現在的夢想是娶妻生子,把父母從農村老家接到自己身邊,過平靜的日子。
“地震讓我身體致殘,災難的磨礪卻讓我長出一對堅強的翅膀。”面對未來,楊彬説。
“新生命重燃生活的希望”
“媽媽,請別為我哭泣,風雨之後,總會有一道明媚的彩虹,絢爛你不眠的窗扉,而我還是你那小小的嬰兒,在美麗的晨光中,為你展露粉紅的笑靨……”這首以天堂裏的孩子的口吻與母親對話的詩作,是汶川震區許多失子家庭最慘痛的記憶。
據統計,包括5300多名學生在內的6.9萬餘人在汶川大地震中遇難。回憶起那場災難,“快救學生”是人們最悲切的呼喊,散落在殘垣瓦礫間帶著斑斑血跡的書包、鉛筆盒、書本是最不忍觸碰的記憶畫面。
子女,是父母幸福的寄託。為重新點燃喪子父母養育新生命的希望,震後第78天,中央政府安排1億元專項經費在地震災區啟動“再生育全程服務行動工程”項目。震後5年,孕育新生命這顆希望的種子,已經破土而出,結出纍纍果實。
5年來,一位位基層醫護人員見證了失子家庭的三種表情:從孩子離世的悲傷,到孕育新生命的喜上眉梢,再到生子後的由衷歡笑。目前,汶川災區已有3000多名失子母親迎來了新生命。
一臉調皮的小女孩扎著羊角辮騎在父親王樹雲肩膀上,一雙長滿老繭的粗糙大手,將女兒雙腿牢牢圈在掌心,眼角佈滿細紋的母親劉洪英拿著書包緊緊跟在父女二人身後……在北川縣永昌幼兒園門口,我們的心被眼前這幅溫暖得令人不敢觸碰的畫面融化。
這是一對不再年輕的父母。和許多災區父母一樣,他們也曾在刻骨銘心的喪子悲痛中忍受著煎熬。
那是一段痛苦的回憶。提起兒子,46歲的劉洪英忍不住用袖子擦去眼角的淚水。就在汶川地震前1年,夫妻倆用種地攢的大半輩子積蓄蓋了新房。大女兒馬上要出嫁,兒子則正在讀技校,沒想到地震無情地震碎了一家人的幸福生活。18歲的兒子在地震中不幸遇難,一家人陰陽兩隔。
“房子垮了可以再修,錢沒了可以再賺,孩子沒了,生活就沒了盼頭。”兒子離世後,劉洪英的心被掏空了,淚哭幹了,幾乎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
年過四旬的夫妻倆決定通過試管嬰兒技術,再要一個孩子。2010年12月18日,汶川震區首個試管嬰兒小涪蓉的誕生,為這個愁雲密布的家庭重新帶來了歡笑。“沒想到能順利再孕,總覺得是兒子在天上保祐。”劉洪英説,涪蓉的脾氣像他哥哥小時一樣,調皮,倔強。
王樹雲説,小女兒從出生到上高中的學費全部由政府承擔。“家裏種的10多畝經濟林再長10年,就能收穫了,收入夠女兒上大學用了。”他已為女兒的未來做好了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