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新華網評:“簡政放權”,功在破立之間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5月17日 09時37分   來源:新華網

    4月22日、5月6日、5月13日,可以説這三個具體時間節點是中國新一屆政府推進自身行政職能改革,落實、務實、求實的清晰路線圖。

    在前兩個時間節點上,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決定強力推進改革落實,分別取消和下放71項、62項行政審批事項。在關鍵的第三個時間點上,國務院召開全國電視電話會議,就確保機構職能轉變,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吹響號角,發出總攻“動員令”。總理李克強説:開弓沒有回頭箭,堅決打好這場攻堅戰。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在這場“壯士斷腕”般的政府自我削權、自我緊身戰役中,“簡政放權”就是為社會和民眾鬆綁,直接預期的效果就是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激發中國社會創造活力的極大迸發。這當中的“緊”和“松”,蘊含著政府權力和能力之間的破和立。

    首先破解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之間的關係,建立政府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能力。當前社會轉型期中,善治政府的科學定位是職能科學、結構優化、廉潔高效、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因此此次“簡政放權”,把不該管的微觀事項堅決放給市場、交給社會,科學地把該放的權力放掉、該管的事務管好,才是社會轉型中發展這道難題的應有之義和有效答案。事前審批中放權,事中監管中到位,事後監督中管用,則是有效防止政府越位、缺位、錯位,真正激發市場主體創造活力,經濟發展內生動力,社會公平制約能力的有效手段。只有這樣才能破解制政府在與市場、社會關係中的管不了、管不好、管不過來的尷尬角色,建立服務型、創新型、職能到位、運轉高效的政府。

    其次是破解政府權力制約難題,解決邊減邊增、明減暗增的改革痼疾,建立長效機制,實行問責、接受監督、提高政府自我凈化的廉政能力。政府改革最容易陷入部門利益化的怪圈中,導致“簡”後“增”,“增”後“減”的沉疴中,因此飽受詬病和質疑。此次“簡政放權”本身就是對“權力貪腐”的釜底抽薪。而明確要求以公開透明接受群眾監督,以追蹤問責監督任務落實,並將其納入年度考核,更是説到做到、誠而有信,只有這樣才能讓人民與政府一道攻堅克難,從而真正解決“簡政放權”帶來的“權力陣痛”,並能放眼長遠,加強政府自身公信力、執行力的建設,樹立風清氣正、廉潔高效的政府形象,用今天的改革推動明天的發展。

    再過一個30年後,如果我們置身於中國時代改革的紀念館,在當代“簡政放權”的展板前,回顧這場“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還難”的戰役,會由衷的感慨:“簡政放權”,功在破立之間,是信心、勇氣、智慧和耐力,讓我們敢於擔當,善於凝聚共識,沒有辜負人民的信任和重托。(武雪梅)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