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20日電(記者 吳晶晶)記者從中科院獲悉,我國“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具有高速水聲通信(聲學系統)、自動航行和懸停定位(控制系統)、大容量充油銀鋅蓄電池三大國際領先的技術優勢,其中聲學系統、控制系統關鍵技術由中科院相關研究所攻克,為“蛟龍”號7000米級海試的成功打下了重要基礎。
據介紹,聲學系統相當於“蛟龍”號的嘴巴、耳朵和眼睛,為“蛟龍”號提供了通信、地形地貌探測、障礙物探測、測速和定位等功能。中科院聲學研究所研製的高速水聲通信技術與國際同類潛水器聲學系統相比,功能更完備,綜合性能更先進。
中科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承擔了“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控制系統的研製。“蛟龍”號的控制系統整體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特別是精確的懸停定位功能在國外載人潛水器上還未實現。
據介紹,“蛟龍”號控制系統採用了先進的控制策略,能有效克服潛水器本體、海洋環境、傳感器等不確定性干擾,可同時進行自動定向、定深、定高和定速控制,從而實現潛水器長距離全自動航行和懸停定位功能,有效減少試航員的駕駛強度,便於試航員集中精力完成目標搜索和作業,為穩定、高精度完成作業任務提供可靠保障。
日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海洋局對中國載人深潛英雄、英雄集體進行了表彰。被授予“載人深潛英雄”稱號的7名“蛟龍號”潛航員中,有3人來自中科院,分別是中科院聲學所副研究員楊波、張東升和瀋陽自動化所研究員劉開周。他們是聲學和控制系統的主要研製者,參與了不同深度下潛作業,保證聲學系統和控制系統在全部潛次中做到了無故障運行,為海試成功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