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年産值30億元的敏實集團淮安基地項目開工建設。
這個項目建設牽涉到淮安市經濟技術開發區4個村民小組、128戶居民的搬遷問題。早在工程實施之初,開發區管委會就實施了重大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他們先後召開了村組幹部、群眾代表會議,並走家串戶,就青苗賠付、房屋補償及安置等,廣泛徵求意見,推出以土地換社保的安置方案,得到群眾的理解和支持。一週內,128戶全部搬遷完畢,創造開發區最快的搬遷速度。
平安是民生之需,穩定是發展之基。
十年築就平安路。江蘇省委書記羅志軍説:“多年來的實踐告訴我們,平安是個‘必需品’。只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推進‘平安江蘇’建設,用穩定‘第一責任’來保障發展‘第一要務’,才能為發展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規範有序的法治環境、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
平安建設成“民心工程”
平安建設為了群眾,依靠群眾。辦好群眾的事情、維護群眾的權益、理順群眾的情緒,做到源頭預防、關口前移、解決問題、化解矛盾。
“政策一齣臺,問題跟著來”,這一度成為困擾基層黨委政府的難題。早在2006年,江蘇就創建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近3年,全省共實施穩評項目14618件,其中暫緩實施249件,不予實施72件,有效減少了因決策不當可能引發的不穩定。
“平安是群眾的基本需求,是重要的發展環境,也是‘兩個率先’的重要保障。我們堅持把平安建設作為維護群眾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納入全面小康社會建設和基本實現現代化指標體系,與經濟社會建設一起部署、一起落實、一起考核,受到群眾擁護和歡迎。”江蘇省委副書記、省長李學勇説。
“法院管不著、村居管不了、部門管不好”,這是許多矛盾糾紛的共性。但是,小矛盾也可能引發大衝突,小糾紛也可能引爆“火藥桶”。如何化解?江蘇率先做起了“調解”的大文章並逐步深化。自2003年南通市創設大調解機制以來,江蘇不斷完善社會矛盾排查化解長效機制,將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專業調解等有機結合,並創建了從市到村、組的六級大調解網絡。大調解既關注百姓家長裏短的“小問題”,又處理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大問題”,讓老百姓不跑遠路、不花鈔票、不打官司、不傷感情,就地解決問題。有群眾把這種“拉家常話、有人情味、講法律理”的大調解網絡比作是“民心工程”。
據江蘇省委政法委副書記、綜治辦主任張新民介紹,目前全省基層調解組織共配備專職調解員3.47萬人、兼職調解員13.46萬人。10年來,全省共調處矛盾糾紛400萬餘件,調解成功率達98%以上,其中,95%以上的矛盾糾紛在鄉鎮以下得到化解,真正穩定了民心。
破解重點難點問題
經濟社會發展快,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也比較早、比較多,江蘇不斷創新理念、思路、機制和舉措,破解平安建設中的重點難點問題。
地處蘇南的張家港市有流動人口65萬餘人,已超過該市戶籍人口的2/3。如何管理服務好龐大的新市民群體?2004年,張家港市新市民事務中心成立,中心逐漸發展壯大,目前已建立了241個新市民工作站,由850名專職協管員和4000多名兼職信息員組成流動人口服務隊伍,全市已實行對流動人口的動態化、網絡化管理。
蘇州市在開展流動人口居住證試點的基礎上,還向辦理社保的新市民發放“市民卡”,持卡的新市民可以享受社保、衛生、民政、計生、教育等各種政府公共服務功能,目前全市已發放“市民卡”200多萬張。
隨著居住證制度的推廣鋪開,有著1770多萬流動人口的江蘇省已發放居住證800多萬張,全省外來人口超過1000人的鄉鎮(街道)全部建立了外來人口管理站,政府出資招聘了9萬多名專兼職協管員。全省“三集中”公寓居住面積達3150多萬平方米,入住人口950多萬,大多數農民工子女解決了入學問題,75%以上在公辦學校就讀,讓所有來江蘇工作和生活的人,都有了“進入江蘇門就是江蘇人”的歸屬感。
隨著人口的大量流動,治安成為地區穩定的難題。江蘇公安機關在全國率先搭建全省統一版本、省市一體運行的公安綜合管理服務工作“大平臺”,探索形成了情報信息導偵、專業力量主偵、科技手段強偵、全警聯動助偵的打擊犯罪工作新格局。目前95%以上的公安基礎業務依託“大平臺”開展,利用信息化破案佔比超過60%,命案破案週期平均縮短3/4,破案追逃成本下降70%。
據統計,去年,全省八類主要刑事案件連續第十年下降,破案率繼續位居全國前列,連續11年沒有發生特別重大事故、實現安全生産事故起數死亡人數雙下降,道路交通和火災事故主要指標穩中有降,消防安全指標達到20年來最好水平。
用法治建設長治久安
沒有法治基礎的平安是“易碎品”,沒有平安基礎的法治是“奢侈品”。江蘇創新工作體制、完善地方法規、深化法治創建、豐富法治文化,積極推進平安和法治建設深度融合,提高了平安建設法治化水平。
最近,江蘇省海安縣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一起“民告官”案件,縣長陸衛東坐在被告席上。自2004年首開全國先河以來,他已是該縣第三任出庭應訴的縣長了。
在江蘇,發生行政訴訟的,政府部門負責人出庭應訴,已成為普遍現象。2012年,全省行政機關負責人一審出庭應訴率超過90%;
江蘇省政府要求,各級政府要把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作為重大決策的必經程序;
南通市明確,把法治建設納入黨政幹部年度考評,除了“德、能、勤、績、廉”,領導幹部年終須述“法”;
鹽城市提出,黨委政府出臺文件,都要請政府法制機構進行法律審查,把好“法制關”;
揚州甚至專門聘請“公職律師”,列席政府常務會議,為決策提供法律諮詢……
作為沿海發達地區,保持經濟繁榮有序、社會安定和諧,紮實推進法治建設是其中一個重要法寶。自2004年頒布《法治江蘇建設綱要》,提出建設法治省份目標以來,法治建設已成為江蘇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保障。
2011年,江蘇在全國率先出臺關於法治文化建設的省級綱領性文件。目前,全省共建有5萬餘個固定法制宣傳欄、1300多個法制宣傳園地,近300個法治主題廣場、公園、長廊和街區,基本實現“市縣有場館、鎮街有中心、村居有站點”。
建設法治社會,最根本的還是為了經濟繁榮、社會和諧、惠及民生。在江蘇,深入實施法治惠民工程,不斷提高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指數,已成為法治江蘇建設的不竭動力。
“平安中國既是‘中國夢’的重要篇章,又是實現‘中國夢’的有力保障。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建設平安中國示範區的總目標,以人民群眾需求為導向,以基層基礎建設為重點,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以科技信息為支撐,以法治建設為保障,著力構築起一個領域更廣、基礎更牢、標準更高、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平安江蘇,為建設平安中國作出應有貢獻。”江蘇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李小敏滿懷信心地説。(記者 王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