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新華時評:還有多少“看不見”的土地污染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6月12日 16時57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6月12日電(記者 姜琳 吳振東)土壤污染嚴重、農産品質量告急,已是不爭的事實;局部地區近五成大米、米製品鎘超標,更是讓人們直接遭受土壤污染之“痛”。人們急於知道,土壤污染究竟已經到怎樣的狀況。驚人數據背後,還有多少“看不見”的土地在威脅人的生命安全?

    土壤是人們賴以生存的“生命線”。與空氣污染、水污染不同,土壤污染既看不出也聞不著,單憑人的觀察根本無法識別。然而長期以來,儘管社會輿論反復要求、代表委員多次呼籲,我國土壤污染狀況始終沒有權威公佈,一年一度的環境公報也鮮有提及。就在不久前,北京一位律師再次申請公開相關數據,竟被環保部門以“國家秘密”為由予以拒絕。

    權威信息缺失,已經導致人們的普遍焦慮;污染“家底不清”,更是影響人們生産生活。一面是“1.5億畝耕地污染”“華南部分地區50%耕地受重金屬污染”“全國每年因重金屬污染的糧食達1200萬噸”等數據廣泛流傳,一面是污染源情況不明,農民無辜受損、消費者無所適從。曾被多次檢出鎘超標的湖南大米,污染來自何處、污染源有沒有被切斷、污染程度有多高等,當地有關部門至今未給出清楚答案。僅一句“污染數據不能擅自公佈”,顯然不能為自身卸責。

    土壤污染事關農産品安全,與公眾健康息息相關,尤其對農民而言幾乎是唯一的生活來源,政府有責任、更有義務將情況及時公佈。環保部剛剛發佈的《2012中國環境狀況公報》稱已經完成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這説明相關情況不是沒有掌握。秘而不宣地刻意隱瞞,讓人們頻頻遭遇“擠牙膏”似的獲知艱難,不僅浪費了大量社會資源,也損失了公眾信任,甚至還會因謠言四起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陽光是最好的“消毒劑”,也是最有效的“促進劑”。近年來隨著PM2.5、地下水污染等情況的逐步公開,人們對環境污染已經有了普遍的了解和認識,政府大可不必在發佈數據上過於敏感。直面社會壓力,公開土壤污染“家底”,既維護公眾知情權和健康安全,更有利於喚起更多人的環保意識,促進社會監督,對違法排污企業、地區形成壓力,由此獲得環境治理和生態建設的最大共識。

 
 
 相關鏈結
· 新華時評:腳踏實地續寫飛天之夢
· 新華時評:守住傳統節日 傳承文化精神
· 新華時評:水污染監管不容“玩忽職守”
· 新華時評:安全生産大過天 須臾不可鬆懈
· 新華時評:“奶瓶之痛”沒有不消的理由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