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美麗中國築造安全屏障
——國家核應急協調委相關負責人及專家解讀修訂版《國家核應急預案》
新華社北京7月3日電(新華社記者余曉潔、胡浩)記者3日從國務院應急辦和國家核應急辦獲悉,修訂版《國家核應急預案》已獲國務院批准。我國核應急管理組織是怎樣的構架?核電安全和核應急之間是什麼關係?高速發展的核電如何確保安全運行?國家核應急協調委相關負責人及專家為您權威解讀。
讓老百姓放心核應急工作體系
國家核應急協調委副主任委員、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兼國防科工局局長馬興瑞:我國核應急工作實行三級管理,即國家核應急組織、核設施所在省(區、市)核應急組織以及核設施營運單位核應急組織。
國家層面,在國務院統一領導下,設立國家核應急協調委,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民政部、環境保護部、國防科工局、軍隊有關部門等24個成員單位組成。國家核應急協調委的日常工作由設在國防科工局的國家核應急辦承擔。
目前,我國有16個省(區、市)建立了核應急組織指揮機構。所有核設施營運單位,都建有核應急指揮機構。另外,從國家、到省、再到核設施營運單位,都組建並進一步加強核應急專業救援力量。具備了先進的技術、嚴格的管理、堅強的組織體系、足夠的應急準備措施和手段這四個基本前提,老百姓完全可以放心。
核應急是確保核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
國家核事故應急辦公室副主任、國防科工局核應急安全司司長姚斌:在應急狀態下,國家核應急辦將堅決貫徹國務院的決策部署,遵循“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平戰結合、快速反應、科學處置”的工作原則展開行動。按照統一指揮、分級負責的原則進行響應。
國家層面統籌協調事故緩解與控制、輻射監測、觀(監)測預報和後果評價、服碘防護、隱蔽和撤離、食品和飲水控制、出入通道控制、去污洗消和醫療救治、口岸控制、市場監管與調控、維護社會治安、信息報告與發佈、國際通報與援助等方面的工作。
一旦發生重特大核事故,國務院將啟動一級響應。
縱深防禦 核電廠常設五道防線
潘自強院士:核電廠發生嚴重核事故的概率很低。但必須看到,從技術角度講,概率低並不意味是零。
我國政府高度重視核電安全監管工作。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後,國務院印發了《核電安全規劃》《核安全與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及2020年遠景目標》,進一步提高核電的本質安全度。我們必須進一步大力加強核事故應急準備工作。根據“縱深防禦”原則,核電廠通常設置五道防線。
實施縱深防禦概念是為了對潛在的人為差錯和機械故障進行彌補,核心是提供多層保護,包括設置多重實體屏障以防止放射性物質釋入環境。它還包括在這些屏障不能完全奏效時為保護公眾和環境免受輻射危害而進一步採取的措施。
核應急是核電站縱深防禦的最後一道防線。確保在萬一發生核事故的情況下,迅速採取應急措施,將放射性危害減少到最低的程度,有效地保護工作人員、保護公眾、保護環境。
我國核電機組安全運行業績良好
輻射防護專家柴國旱:我國的核電廠從設計、建造、運行和管理汲取了世界上核電站幾十年的經驗,安全水平是高的。
迄今為止,我國大陸地區已經投入運行的核電機組達到17臺,安全運行業績良好,從未發生過國際核事件分級表2級及以上事件,也未發生過對人員或環境造成污染和危害的事件。多年的環境監測結果表明,核電廠氣態和液態流出物排放遠低於國家標準限值,核電廠周圍輻射環境沒有因為核電廠運行而改變。
深刻汲取福島核事故的經驗教訓
中廣核集團副總經理譚建生:福島核事故給國際核電行業帶來了深刻影響,整個行業進行了深刻反思。從技術角度看,除了事故預防外,事故的緩解和應急也應得到同等程度的重視,要將事故預防和應急置於同等重要的位置,做到預防與應急的協調管理。
以我們集團為例,我們確立了“核安全是核電廠的生存之本”“在核安全投入上不需要考慮經營成本問題”的安全改進原則,進一步提升了在運和在建機組本質安全度。其次,強化核應急管理。福島核事故後,集團認真對照核安全大檢查的結論,進行整改。同時加強了集團公司在應急方面對成員公司的指導、協調力度,加強集團核應急技術支持中心的職能,運行核電基地已完成各項短期安全應急改造項目,在建核電基地正在按計劃推進各項短、中、長期安全應急改進項目。三是加快自主知識産權三代核電技術研發。中廣核集團推進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百萬千瓦級三代核電技術的研發,在安全性、先進性、經濟性,特別是抗震級別電源冷源多樣性等方面進行了10項重大技術創新,使採用新技術建設的核電站具備了抵禦多重故障疊加等極端工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