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7日電(新華社記者于文靜)夏日炎炎,帶著農民辛勤的汗水,沉甸甸的新麥顆粒歸倉。目前,我國夏糧實現“十連豐”已成定局。在自然災害越來越頻發背景下,夏糧如何實現多年豐收?高起點上,未來增産潛力還有多少?如何破解農業發展帶來的環境問題?糧食連年豐收為何進口依然增加?近日,農業領域多位專家就上述問題接受新華社記者獨家專訪。
糧食繼續增産潛力如何
“過去五年,夏糧主産區不是連續乾旱就是收穫期間雨水多,澇災多。取得十連豐得益於政策支持和科技進步。”國家小麥産業技術體系産業經濟研究室主任韓一軍説。
他表示,多年來,國家圍繞糧食生産實施“四補貼”,實行最低收購價,從2006年開始,小麥和水稻最低收購價連續提高70%以上,促進了農民生産糧食的積極性。同時,通過研發優良品種,改進栽培技術,加強病蟲害防控,加快農機發展,對十連豐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撐。
“2003年至今,全國小麥增産幅度70%來自於單産。”韓一軍指出,未來我國糧食增産還有一定空間。其中,玉米增産潛力最大,目前我國玉米單産剛超美國單産的一半;小麥生産處於世界中高水平,水稻種植處於世界領先水平,通過農業技術集成創新、品種研發、適度規模化生産,還有增産潛力。
聯合國糧農組織駐中國代表處助理代表張忠軍表示,中國未來糧食增産潛力很大。一方面,水利等基礎設施還比較薄弱,約有一半“望天田”;另一方面,還有很多中低産田,通過改善條件,可提高産量。通過規模化種植,應用現代栽培方式,都可提高單産,深入挖掘潛力。
化肥農藥應提高利用效率
近年來,我國糧食生産對化肥、農藥等投入品依賴度高、利用效率不高,造成土壤板結、水體污染等問題引起人們關注。
專家們指出,施肥指導需要在充分掌握土壤情況、氣候等信息前提下才能給出科學建議,基礎性的研究與數據蒐集尤為重要。而在我國,農民習慣依靠“大肥、大水”增産。
近年來,為促進科學合理施用化肥、農藥,我國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統防統治等一系列措施,取得積極效果。
專家們建議,今後應採取有效措施,鼓勵農民使用有機肥和生物技術,加大對相關企業和研究機構支持力度。在土地有序流轉基礎上,促進糧食規模化生産,加強對農民科技培訓,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統防統治等技術。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秘書長程國強指出,現在的農業資源對於糧食生産已經接近極限,已帶來比較嚴重的環境壓力,要本著對子孫後代負責的態度,實施糧食安全新戰略,做到有保、有放,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統籌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農業部數據顯示,今年1至5月,我國稻穀和大米進口116.3萬噸,同比增加19.5%。去年糧食進口亦呈增長趨勢。國內糧食連續豐收,為何進口量不斷增加?
程國強表示,去年穀物進口增加,原因並非國內供給不足,而是由於國內價格高於國際價格,具備了進口的商業條件。
他同時指出,從戰略上看,今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確保主要農産品有效供給,進口國外農産品、利用境外農業資源將不可避免。目前中國土地資源自給率只有80%,只能滿足國內90%的穀物、油料等農産品消費需求。這意味著,我們不得不從國際市場進口國內10%的農産品需求,以彌補20%的耕地資源缺口。
韓一軍表示,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深入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肉蛋奶的消費將繼續增加,對飼料用糧和工業用糧的需求持續增長。
“應該看到,我國糧食實現連年豐收、增産,為保障糧食安全奠定了物質基礎,但是本質上並不能解決國內糧食供需的結構性矛盾。”程國強説,目前我國小麥、水稻、玉米庫存充裕,但還有部分品種短缺問題尚待解決。
他指出,要堅持立足國內實現糧食基本自給的方針,同時,提高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對稻穀、小麥等關係國家糧食安全根本利益的主糧産品,確保較高的自給率;對非主糧農産品,要主動利用國際農業市場和全球農業資源,滿足日益增長的國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