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15日電(新華社記者高敬、劉錚、黃艷)國家統計局15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國內生産總值同比增長7.6%,而城鎮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了6.5%,相比去年同期回落3.2個百分點。
對於這些數字,政府和經濟專家們固然有自己的認識和解讀,但普通百姓有什麼感受?宏觀經濟又是如何影響著每個普通人的生活?
經濟形勢好不好,最直觀就體現在老百姓尤其是企業職工的收入上。河北保定冰山雪貂公司的銷售人員廖術告訴記者,“我們還是很關注經濟形勢變化的,只有國家的經濟增長,我們小企業才會增長;如果國家經濟不好,我們小企業的效益就會受影響。”
廖術介紹,往年這個時候客戶就已經下訂單了,今年很多客戶卻都在觀望。“公司的銷售不好,會直接影響自己的收入。儘管現在我們的收入情況還沒有明顯變化,但如果形勢持續這樣低迷,肯定會影響到自己的生活質量了。我們現在都希望下半年旺季到來後,銷售能夠有所反彈。”廖術説。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還顯示,今年全國夏糧總産量13189萬噸,比上年增長1.5%,連續第十年實現夏糧豐收;上半年,我國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4817元,實現同比增長9.2%。
湖北省宜城市農民王慶祿跟老伴一起經營家庭農場,今年總共種了73畝地,其中25畝種上了小麥,收成達到3萬多斤。上個月,他的3萬多斤小麥以1.08元的價格賣給了農村經紀人。王慶祿説:“今年收成比去年好,價格也很好。國家把價格托住了,我賣的價格比去年高了1毛多,毛收入增加了3000多元呢!”
問及對當前經濟形勢的感受,王慶祿説,儘管農資價格年年上漲,但糧食價格基本上能夠保證穩步提升,留在家裏種地的農民,大多數都很有熱情。一到收購季節,國家啟動托市收購,市場還是比較活躍的。
相比GDP,反映物價水平的CPI即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與百姓的日常生活關係更為密切。據統計,上半年,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2.4%,物價從數據上看總體“溫和增長”。
廣西南寧一家國企的職員高瑞敏用“物價越來越高,生活壓力增大”來形容自己對當前經濟的感受。“每次去菜市場買菜,沒個幾十元錢根本出不來,一斤花生油都奔著15元去了。給家裏老人看病,才去上兩三趟醫院,就花了幾千元錢。”她向記者抱怨:“現在年輕人壓力多大啊,要承擔房貸、要養孩子、贍養老人等等。”
這個月初,剛從中央民族大學畢業的研究生許蒙去了北京一家諮詢公司工作。實際上,正是他並不十分關心的宏觀經濟在切實地影響著他和朋友們,最為明顯的影響就是他們的就業狀況。
15日上午,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介紹,當前我國就業情況基本平穩,城鎮新增就業人員700多萬人,農民工外出打工人員增加了444萬人,上半年的新增就業崗位還是在增加的。
許蒙説,到畢業離校的時候,他感覺身邊同學簽約的人數已經超過了60%,大家還算找到了比較滿意的工作。儘管一半多的人已經順利就業,但還有部分畢業生的就業存在困難。
許蒙告訴記者,因為工作難找,身邊有些同學乾脆畢業就放棄找工作了。“一些人選擇自由職業,一直做兼職,還有一些人選擇gap year(即間隔年,年輕人在畢業後做一次長期旅行,通常為一年,以體驗不同的生活方式),想避開這次就業高峰,明年再決定是要繼續找工作還是考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