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石家莊7月19日電(記者 王宇琦、沈斐、齊中熙)近兩三年來,石家莊九源塑業有限公司一直在和全球經濟衰退“賽跑”。“今年公司可能不賺錢,有一點點微薄的利潤就不錯了。如果公司能維持到經濟形勢好轉,説不定會有轉機。就要看公司能不能堅持到那時候了。”公司廠長賈更文對記者説。
作為當地數一數二的PVC手套來料加工生産企業,去年出口收入約1400萬美元。由於經濟形勢不利,全球對PVC手套的訂單數量逐年減少,導致價格競爭日益激烈,産品出廠價格從2009年的25美元/箱下降到如今的16-17美元/箱,公司利潤空間一再被壓縮,如今一年的利潤還不到2009年之前一個月的利潤。
九源塑業的境況絕不是個例。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下,以來料加工為主營業務的低端加工出口企業生存艱難,“中國製造”面臨重重困境。
海關總署最新公佈的貿易數據表明,今年6月,我國出口同比下降3.1%,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中的新出口訂單指數已連續三個月低於50%。商務部對全國1900家重點外貿企業的調查顯示,企業出口訂單趨冷、利潤趨薄,有將近三分之一的企業認為,今年出口額將比去年有所下降。
“中國製造”的技術含量低、進入門檻低,是造成低端來料加工企業處境艱難的原因之一。來料加工的設備大多是被發達國家和地區淘汰的機器設備,導致進入來料加工行業的投資門檻相對較低。以PVC産品為例,加工PVC的一條生産線為100萬元左右,8條生産線就可滿足生産需要。賈更文説:“我們這裡就有大大小小十幾家生産同類産品的企業,訂單怎麼會夠呢?”
此外,匯率波動也對出口企業造成了不小的影響。人民幣的頻頻升值對出口企業來説意味著更低的利潤空間。匯率因素現已成為除人工成本提高、貿易摩擦加劇之外影響我國出口製造業發展的一大重要因素。
面對壓力,不少企業著力控製成本,擠出空間打“價格戰”。
“沒辦法,大家都在拼價格嘛,誰的價格低,訂單就是誰的。”賈更文説。
PVC粉和增塑劑是用於生産PVC手套的主要原料。在2009年前,九源塑業生産每只PVC手套大概需要7克PVC粉,現在出於壓縮成本的需要,減少到了5.5克,手套變薄了。
德勤全球副首席執行官德克森認為,中國製造業低成本的時代已經過去,中國應逐漸從低端製造業走出來,擺脫來料加工的生産模式,不斷升級並參與到設計、包裝以及市場等高技術含量的過程當中。
但也有專家認為,一味排斥低端製造業並不科學,出口加工企業應通過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等方式逐步轉型。
“有些企業看不起原有的製造行業,試圖轉型發展高新科技産業、從事資本運作,這不僅分流了製造業所需的資金,也分散了企業的發展精力。”中國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説。
他認為,做品牌還是要先從自己熟悉的本土市場上開展。品牌是一個長期投入的艱苦過程,代工企業在有了一部分資本積累後,可以嘗試做品牌,但最先考慮的還是國內市場。只有在最熟悉的國內市場獲得認可,才有可能上升到國際市場。
在出口不景氣的情況下,石家莊華瑩玻璃製品有限公司在給國外客戶做來料加工的同時,還注重開發國內市場,內銷的産品全部打上“華瑩”標簽,走上了品牌建設的道路。他們還通過研發無鉛水晶玻璃技術並運用到産品生産當中,實現産品創新。
經過調整,華瑩公司的年銷售額近年來以三個百分點的速度穩步增長。“正是在品牌策略和産品創新方面的嘗試,讓我們在出口低迷的環境中看到了希望。”華瑩公司銷售經理康瑋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