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甘肅岷縣7月27日電(記者 樊永強、伍陽峰、張勇)甘肅岷縣漳縣6.6級地震發生後,駐防在蘭州的武警交通第一支隊迅速反應,快速調集人員、機械、設備,火速馳援救災一線。
搜救群眾、疏通道路、搶運物資、拆除危房、搭建帳篷……283名官兵在岷縣受災最為嚴重的地方,打響了一場搶險救災攻堅戰。
火速挺進,出擊震中梅川鎮
7月22日7時45分,正在進餐的武警交通第一支隊官兵忽然感到餐桌在晃動。
“是地震,所有人員立即撤出大樓!”值班幹部快速反應,吹響了緊急集合哨。
災情就是命令!政委莊偉寧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召開緊急會議研判災情形勢,並迅速與甘肅交通廳、武警總隊、公路局、地震局、交戰辦取得聯絡,實現了情報信息共享。
“救援就是與死神賽跑,我們必須第一時間趕到災區!”在外出差的支隊長王俊海立即返回機關,率領先遣組急赴災區。
隨後,駐紮于甘肅隴西縣文峰鎮的武警交通一支隊二中隊集結100名官兵,支隊前指22名官兵和就近項目部38名官兵,攜帶各類救援機械設備71臺(套),向災區挺進。
10時30分,支隊首批救援官兵經過遠程機動抵達震中岷縣梅川鎮永光村,立即投入救援戰鬥。
生命至上,晝夜搜救永光村
地震來襲那一刻,大面積山體瞬間垮塌,數十萬方塌方體形成巨大衝擊波,將坐落在半山腰的幾戶房屋衝擊至近百米開外,對村莊形成毀滅性破壞。
在受災最嚴重的永光村,官兵們得知6戶人家12口人被埋的消息,心急如焚,利用生命探測儀等救援裝備迅速施救,連夜奮戰。
余震不斷、塌方量偏大,官兵們一面利用機械適度挖掘,一面組織人員鍬挖手刨,全力搜救遇險人員。
每挖下一斗,機械操作手蔡小軍比平日施工都要百倍小心,眼睛始終不離塌方體,“下面也許埋有鄉親,可能是鮮活的生命!”
“不能停,不能停!”一連8個多小時過去,眼睛睜得通紅的蔡小軍暗暗給自己打氣,幾次拒絕了參謀長于曉東強令休息的命令。
震後電力中斷,給夜間搜救帶來了極大困難,官兵們用隨身攜帶的手電筒進行照明繼續奮戰。
經過20多個小時緊張救援,7月23日午後,一支隊130名官兵終於搜救出震中永光村最後一名遇難者遺體。
當搜救工作宣佈結束時,蔡小軍重重地坐在了地上,半天站不起來。
發揮優勢,搶通救災生命線
地震發生後,岷縣茶埠鎮拉路村180多戶房屋倒塌或嚴重受損,960多人受災,7人不幸遇難,進出村子的唯一的道路被阻斷,成為“孤島”。
在參與震中搜救的同時,武警交通一支隊官兵根據救災指揮部命令,立即派出由43名精幹力量和31臺(套)機械設備組成的救援分隊,緊急趕往拉路村,擔負7公里“卡脖子”路段的搶通任務。
由於山谷狹窄,滑坡不斷,大型機械難以全面展開。為加快搶險進度,救援分隊科學編組機械人員,採取多點突擊作業,“人換車不停”,晝夜連續作戰。
“大家快來看啊,路通了!”7月23日清晨,天剛擦亮,拉路村村民董木茹站在自家房屋廢墟上,用嘶啞的嗓音大聲向鄉親們報告。
看到滿目瘡痍的村莊和村民無助的眼神,一夜未眠的官兵們顧不上休息片刻,立即展開搜救群眾、搶運財物等工作。
不到兩天時間,梅川鎮至永光村、茶埠鎮至維新鎮、拉路鄉至永星村……通往災區的每一條道路,都被武警交通一支隊官兵和其他搶險隊伍相繼搶通,為轉移搶救傷員、運送救災物資贏得了寶貴時間。
愛民助民,災區涌動橄欖情
岷縣梅川鎮文鬥村震後房屋大部分倒塌,但因人員傷亡較小,在災後的兩天時間裏主要依靠村民自救。
7月24日11時,武警交通一支隊25名官兵,攜帶3臺大型機械,趕赴文鬥村。作為第一支進入文鬥村的救援部隊,官兵們在一天時間裏搶通道路3公里、拆除危房10余間、搭建帳篷10多頂,並幫助村民挖出藥材、麵粉、冰箱等物品和各類證件、存摺、銀行卡100多個。
岷縣是藥材之鄉,山區群眾大多靠種植黃芪、黨參等藥材為生。這些藥材一旦被埋發黴變質,就將一文不值。
24日下午,正在永光村負責道路搶通維護任務的一支隊官兵,得知永光村四組有兩戶群眾家廢墟下埋有價值10萬多元的黃芪,立即調集3臺專業設備、出動20多名官兵,趕在天黑之前將這批藥材全部挖出。
24日晚,災區普降小到中雨。25日一大早,官兵們就進村入戶查看災情。村民包愛媛和未滿月的孩子被泥水圍困家中。官兵們迅速施救,將她和孩子安置到帳篷裏。
截至目前,武警交通一支隊官兵已累計在災區搶通道路61公里,平整場地1870平方米,清除土石方4.5萬方,搶運物資55噸,清理倒塌房屋56間,轉移群眾135人,救治運送傷員2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