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新華時評:“動車晚點”凸顯履職乏力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8月20日 18時29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8月20日電(記者閆祥嶺)個別乘客強堵車門,竟然導致一列動車晚點半個多小時,近200名乘客不得不臨時改簽。發生在漢口火車站的這一幕讓人難以置信。

    事件發生在停靠于火車站的動車上,車上車下必然有眾多工作人員,包括乘警、車站民警。據報道,堵車門事件發生後,列車員、車站民警參與了勸阻處置。這説明,在場的工作人員對堵門行為的嚴重性和履職的必要性都有清醒認識。但是,半個多小時才“勸退”堵門者,時間顯然太長了。試想,萬一齣現比這嚴重的事件,半個多小時內會發生什麼?

    公交車、火車、飛機等公共交通工具不是私人物品,搭乘者享有的權利和應承擔的義務,法律有明文規定。任何漠視公共利益、違犯法律規定的行為,都應受到道德譴責和法律懲罰。

    為了等候同伴而堵列車門,導致列車晚點半個多小時,即使構不成犯罪,也已經明顯違法。至於廣大乘客以及鐵路部門因此蒙受的損失究竟怎樣衡量、由誰來負責,還需要詳細考量。這些都不是批評教育所能了結的。

    個別人堵車門的行為竟然能讓一列火車滯留半個多小時,相關工作人員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著實讓人擔憂。聯想到此前多次出現乘客阻攔飛機導致航班晚點的現象,人們不禁要問,類似事件的處置何時能夠硬起來、快起來,讓廣大無辜乘客少受些罪、少一些損失?

    飛馳的動車向來被視為交通運輸業高速發展的標誌之一,反映著國家建設的進步。然而不斷發生的阻攔公共運輸工具運行事件表明,管理並沒有像運輸工具一樣“提速”。

    “軟體”水平高低直接影響著“硬體”效能的發揮。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則能直接反映“軟體”質量。如何避免阻滯列車、飛機正常運行事件,值得有關方面反省。

 
 
 相關鏈結
· 西南首趟旅游動車專列重慶至都江堰動車開通運行
· 我國首列城際動車組在成灌線和成達線8月試運營
· 160公里城際動車下線 助力城鎮化建設
· 我首批時速200公里CRH6城際動車組在南京下線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