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13日電(新華社記者)近期,隨著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成立,一個以往不太為人所知的詞彙——負面清單,成為媒體競相報道的關鍵詞,被譽為中國政府銳意改革、科學管理的一個理念創新。與許多詞彙一樣,“負面清單”是個“舶來品”,在海外被廣泛應用於各種管理之中。
很難考證,究竟哪個國家的哪位先驅最先提出了這一詞彙,但從其應用範圍可見,負面清單是海外、尤其是發達國家一種常見的管理方法。
在許多國家的醫療管理政策中都有“負面清單”的條目。德國的處方管理當中就明確規定有些藥物屬於不能報銷的負面清單範圍,一旦上了這一清單,在本國各個轄區都嚴格執行。在加拿大,處方管理當中除了負面清單,還有“有條件清單”,它相對於負面清單要寬泛一點,可以根據特定條件放寬報銷範圍。
在稅收管理方面,印度就以負面清單作為稅制改革的一個重要抓手。據《印度時報》報道,印度在2012年的國家預算中引入了負面清單管理。這樣做的最大好處是能夠擴大稅基,把以往被忽略的許多服務業納入繳稅行列,最終使本國過渡到商品-服務稅(GST)的新稅收體系中。在2013年的預算案中,印度政府又對負面清單管理進行了簡化和明確化,使之不斷完善。
在金融管理方面,像瑞士金融監管部門就在官方網站上設有“負面清單”一項,指的是那些未得到監管部門批准從事一定業務的金融機構的名單。有了這項名單,可以幫助投資者擦亮雙眼,在做出投資選擇時多一些理性的參考。
在環境保護方面,澳大利亞政府網站顯示,2011年夏,負面清單和正面清單指引同時被列在“低碳農業倡議”的顯著位置,成為澳大利亞政府應對氣候變化方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負面清單還常常被用在國際貿易領域。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貿易就有一份詳盡的負面清單,從食品飲料到音像製品,只要上了這份清單,就不允許在兩國間從事貿易。當然,清單會隨著時間和形勢變化而隨時調整。
今年舉行的第五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的一項重要成果就是雙方同意以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為基礎進行投資協定的實質性談判。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中國經濟研究員陸瑞安告訴新華社記者,美國與別國簽署投資協定時早已引入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多年來在幫助美國吸引外資方面做出特殊貢獻。
許多學者認為,對中國而言,“負面清單”管理是改革開放的一個新舉措,“法無禁止即合法”,這體現了與時俱進的開放精神。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另一位資深研究員傑弗裏·肖特告訴新華社記者,負面清單會將企業不允許從事的活動以清單方式列明,“正面清單”則與之相反,只有列在清單上的業務活動才允許從事,採用正面清單的管理模式可以使得一個國家逐漸增加受管制的業務活動。在現實操作中,一國如果想要限制對貿易夥伴的承諾,會傾向於採取正面清單的管理模式;一國若是想要將貿易夥伴的責任範圍擴大,則會傾向於採取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
陸瑞安認為,從美國的經驗來看,這種管理模式可被用作幫助國家吸引外資的一個手段。從中國來看,目前還需觀察中國在上海建立自由貿易試驗區中的負面清單具體執行情況,也需要觀察中國和別國開展投資談判時是否會引入負面清單管理模式。
伴隨著上海自貿區,“負面清單”在中國被賦予了試驗特色。人們期待,管理思路的變化會給中國的改革開放進程注入新的活力。(執筆記者:劉麗娜、蔣旭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