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人工成本高 機械普及難——吉林農村秋收見聞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10月27日 09時01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長春10月27日電(記者 劉碩)目前,吉林省的玉米秋收工作已經接近尾聲,記者在走訪部分鄉鎮時發現,人工成本較高、而機械化收割普及率低,讓不少農民為秋收犯了愁。

    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滿族自治縣二道鎮萬德村村民劉國民告訴記者,他種了5公頃玉米,雇了12個人收割玉米,大約需要5天時間,按照每人每天160元的價格,整個收割期的人工成本9600元。

    據長春市雙陽區太平鎮將軍村黨支部書記李軍介紹,就在兩年之前,當地的人工價格僅為100元左右。從去年開始人工費有所上漲,今年一下子就漲到了160-180元。而在吉林省榆樹市劉家鎮永生村,今年每人每天收割玉米的價格達到了230元左右。

    “每天還得車接車送,中午吃飯至少四個菜。”劉國民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這兩年玉米價格基本沒有大的變動,但人工成本一直上漲,除了種子、化肥上漲以外,每公頃要比前兩年少收入1萬多元。

    而同樣是5公頃玉米,“一台聯合收割機一天就幹完了,費用總共是6500元,比雇人收割便宜一半左右。”吉林省榆樹市劉家鎮永生村黨總支書記王艷鳳告訴記者,永生村共有土地946公頃,今年用機械收割的佔到三分之一左右。

    機械收割效率高,而且相比於人工收割價格較為低廉,但是記者了解到,農業機械要想在秋收中真正發揮效用還存在著不少障礙。

    缺少專業人員和技術支撐是一直困擾農民的問題。王艷鳳告訴記者,雖然大部分農機廠商會在購買機械的第一年提供上門保修,但是一年之後如果再出故障,修理就非常困難。村裏缺少會修理的專業人員,想保證機械的正常使用非常困難。長春市雙陽區太平鎮長山村村民張燕購買的三台農機已經使用了八年,有時候要到幾十公里外的市區裏才能找到維修人員。

    吉林省大安市紅崗子鄉一心村黨支部書記張鵬告訴記者,村裏大部分耕地都是比較零碎的地塊,不適合收割機械作業,同時,洼地、坡地都沒法使用大型機械,而適應複雜地形的小型收割機械市面上也不多見。

    “現在大家對農業機械還缺少認識,隨著農村勞動力越來越少,將來對於機械的需求會越來越多。”李軍説。

 
 
 相關鏈結
· "夢幻冰雪精彩吉林"亮相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
· 吉林:未來7年天然濕地保護面積將提高21%
· 長春將大霧預警級別升至紅色最高 吉林交通受影響
· 吉林大面積推廣“高光效”種植技術糧食增産明顯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