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三江源地區主要湖泊面積凈增加760平方公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10月27日 09時52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西寧10月27日電(記者 何偉)經過8年來的保護建設,三江源地區濕地生態呈現整體恢復趨勢,主要湖泊持續擴大,其面積凈增加760平方公里。

    三江源地區河流密布,湖泊、沼澤眾多,是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發源地,分佈有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原濕地生態系統,沼澤分佈率全國最高,被譽為“中華水塔”、“亞洲水塔”。在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共同影響下,過去幾十年三江源地區一度出現了生態環境惡化、水資源減少、河流湖泊乾涸等生態安全問題。

    青海省三江源辦公室專職副主任李曉南介紹,為改善三江源生態環境,2005年國家投資75億元開展一系列生態治理工程,包括濕地保護、退牧還草、封山育林、水土保持等。目前整個一期工程接近尾聲,2005年以來三江源地區主要湖泊凈增加760平方公里,黃河源頭“千湖”濕地開始整體恢復。

    位於三江源核心區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的扎陵湖和鄂陵湖,是黃河源頭幹流上最大的兩個淡水湖,這幾年日漸豐盈。青海省氣象局監測顯示,2005年至2012年,扎陵湖、鄂陵湖湖泊面積平均值較2003年至2004年平均值分別增大34.7平方公里和64.4平方公里。

    據監測顯示,2012年與2004年相比,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內林草生態系統水源涵養量增加了11.88億立方米,佔整個三江源地區水源涵養增量的41.88%。同時,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內土壤侵蝕量減少3510.23萬噸,佔三江源地區土壤侵蝕減少量的50.94%。

    “近年來,隨著氣溫升高、降水量增多和生態環境保護工程的實施,三江源地區草地植被逐年恢復,沙漠化趨勢逆轉,濕地面積增加,水源涵養能力增強,生態環境退化趨勢有所緩解。”李曉南説。

 
 
 相關鏈結
· 遙感監測顯示:三江源地區草地生態環境質量改善
· 三江源地區生態系統好轉 生物多樣性逐步恢復
· 監測顯示:三江源地區碳匯能力不斷增強
· 青海三江源冰川未來百年將減少四至六成或更多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