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中國社會科學院4日在北京發佈氣候變化綠皮書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11月04日 19時29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1月4日電(胡浩、嚴瑜)中國社會科學院4日在京發佈的《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13)》指出,社會化石能源消費增多造成的大氣污染物排放逐年增加,是我國近年霧霾天氣增多的最主要原因。

    歷史數據表明,近50年來中國霧霾天氣總體呈增加趨勢,且持續性霾過程增加顯著。從空間分佈看,霾日數呈現東部增加西部減少趨勢。其中,珠三角地區和長三角地區增加最快。

    綠皮書指出,我國霧霾天氣增多最主要的原因是社會化石能源消費增多造成的大氣污染物排放逐年增加。這些污染的主要來源是熱電排放、工業尤其是重化工生産、汽車尾氣、冬季供暖、居民生活(烹飪、熱水),以及地面灰塵。此外,人類活動産生的光化學産物、局地烹飪、汽車尾氣等造成的揮發性有機物轉化為二次有機氣溶膠,都將使霧霾情況頻繁産生。以北京為例,PM2.5氣體的産生大約有30-40%來自原始排放,20-30%來自大氣中的光化學轉化,30-40%來自區域輸送。京津冀近周邊的沙塵層引發污染,輸送至本地,與本地的污染大陸性氣溶膠混合,加重了污染。除了人為因素外,氣候變化導致的氣象條件也是造成霧霾天氣增多的原因。

    綠皮書指出,空氣質量的持續惡化會給氣候、環境、健康、經濟等方面造成顯著負面影響,例如引起城市大氣酸雨、光化學煙霧現象,導致大氣能見度下降,阻礙空中、水面和陸面交通;提高死亡率、使慢性病加劇、使呼吸系統及心臟系統疾病惡化,影響生殖能力等。在這些負面影響的背後則隱藏著巨大的經濟成本。

    綠皮書認為,雖然可以學習和借鑒其他國家治理霧霾天氣的成功經驗,但是中國應對空氣污染問題,更多的需要從本國的現實情況和條件出發。應該説,國家對於霧霾問題的關注已經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治理空氣污染,減少霧霾天氣無法一蹴而就,需要各界長期持續關注和行動。

 
 
 相關鏈結
· 解振華接受《瞭望》週刊與《中國報道》聯合專訪
· 中國企業家呼籲全球商界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 “軍隊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首場報告會在京舉辦
· 氣象局氣候變化工作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在京召開
· 專訪蘇偉:應對氣候變化挑戰 中國貢獻實實在在
· 寧夏開展適應氣候變化的可行性經驗受到國際重視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