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透視十八屆三中全會傳遞出的改革信息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11月14日 20時54分   來源:新華社

關鍵領域的關鍵突破
——透視十八屆三中全會傳遞出的改革信息

新華社北京11月14日電(記者 王宇、安蓓、李延霞)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改革如何在關鍵領域有關鍵突破,剛剛閉幕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向外界傳遞出鮮明信號。

以“頂層的設計”強力推進改革

全會提出,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改革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

“全會吹響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明確了改革的方向。下一步的關鍵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質性推進。未來改革的力度將很大,面臨的難度也會很大。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按照全會精神從高層部署改革,體現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心,也意味著將更加務實地推動改革的實施。”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産業經濟部部長馮飛説。

改革開放35年來,中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但快速發展和急劇變革中,一些矛盾和問題不可避免地産生和積累:就業、醫療、教育、住房,諸多短板需要補齊;城鄉差距、社會公平、貪污腐敗、誠信缺失,諸多問題亟須解決。與此同時,進一步深化改革面臨著利益分化甚至固化的複雜局面,改革進入“深水區”。

“目前我們的改革已進入深水區,觸及深層次利益格局的調整,一些領域出現了不敢改、改不動的現象,亟須頂層設計來推動和完善。三中全會公報提出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即是從頂層設計的高度,加大改革的協調和推進力度。”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王小廣説。

“決定性作用”凸顯經濟改革市場化取向

全會指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這次全會提出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是此次全會中的亮點之一。”王小廣認為,從“基礎性作用”到“決定性作用”,一詞之差凸顯出中央對市場作用的強調,和我國將進一步推進市場化改革的強烈意願。

“以前講基礎性作用,意味著在某些領域政府可能代替市場來主導資源的配置。現在提出決定性作用,意味著市場作為看不見的手將在資源配置過程中發揮更為主要的作用。”G20與新興國家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張其佐説。

專家認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意味著未來在要素市場建設和對非公經濟放開準入方面將有更多突破。

“土地、金融、能源等要素市場的市場化改革,都將加快推進。”馮飛認為,城鄉建設用地市場的統一,金融市場化向縱深推進,都將在今後的改革中有所突破。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所長王國剛則認為,打破壟斷,進一步放開非公經濟的市場準入,將成為今後幾年改革的又一看點。

以現代財政制度直擊事權財權不匹配頑疾

全會指出,必須完善立法、明確事權、改革稅制、穩定稅負、透明預算、提高效率,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要改進預算管理制度,完善稅收制度,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

“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科學的財稅體制是優化資源配置、維護市場統一、促進社會公平、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制度保障。但目前我國的財稅體制存在一定程度的扭曲現象。公報提出建立現代財政制度,實現預算的透明,這是我國下一步財政體制改革的方向。”王小廣説。

“當前的財政體制,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國家財政資源的錯配。下一步必須推進預算體制科學化專業化及事權財權的明晰,建立現代財政制度。這與三中全會提出的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一脈相承。”張其佐説。

專家認為,由於目前事權和財權不匹配,一些地方政府面臨著該幹的事情沒錢幹,不該幹的事情借錢幹,嚴重影響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財政體制改革已到了不得不改的關鍵時刻。

“目前我國存在著事權和財權不匹配的問題。對地方政府而言,缺乏主體財政收入來源,同時承擔了較大的支出責任,對此公報提出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實屬財政體制改革的一大突破。”馮飛説。

破除二元結構為城鎮化發展謀長策

全會提出,城鄉二元結構是制約城鄉發展一體化的主要障礙。必須健全體制機制,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讓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

“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需要著力加強制度頂層設計,統籌推進阻礙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體制機制改革。這是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必須突破的重要領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丁寧寧説。

我國城鎮化進程正不斷加快,但不可否認的現實是,雖然我國城鎮化率已達52.6%,但真正的“人的城鎮化”卻只有34%左右。現行戶籍管理、土地管理、社會保障、財稅金融、行政管理等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已形成的城鄉利益失衡格局,制約了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和城鄉發展的一體化。

“全會提出改革城鄉二元結構,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體化進程,為新型城鎮化進程找出了一條路。而賦予農民更多財産權利,也為下一步農村改革指明了方向,對於提高農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激發農民積極性傳遞了重要信號。”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指出。

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彰顯反腐新力度

針對民眾普遍期待的“反腐改革”,全會指出,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是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的根本之策。

“治理腐敗是涉及執政黨的生死存亡的問題。從公報內容可以看出,中央更加關注‘制度防腐’,從制度上規範約束權力,強化監督,是反腐敗的治本之策。”北京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燕繼榮表示。

改革開放35年以來,逐漸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反腐規範和體系。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不斷祭出反腐重拳,彰顯了反腐決心,也表明了反腐形勢的嚴峻。

當前,腐敗現象在我國處於易發、多發、高發期,新的腐敗內容和形式不斷出現,凸顯了制度反腐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針對嚴峻的反腐形勢,我們採取了很多措施,比如個人道德修養的培養,開展巡視工作等,取得了相當的成效。同時,要真正把權力關進籠子裏,必須進行制度性安排設計,用制度約束權力,這樣才能從根源上消除腐敗。”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薛瀾説。

“建立有效的監督體制,形成政府、媒體、網絡、民眾共同監督的合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這是制度籠子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燕繼榮説。

 
 
 相關鏈結
· 國防科工局傳達學習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
· 國家郵政局召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傳達會
· 全國各地氣象部門學習傳達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
· 衛生計生委迅速傳達學習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
· 文化部系統廣大幹部職工熱議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
· 國家行政學院召開會議傳達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