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22日電(記者 王立彬)農業部22日宣佈全國糧食産量有望再創歷史新高,實現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連續十年增産。今年糧食生産在遭遇了東北低溫春澇、西南西北冬春連旱、夏季南旱北澇以及害蟲頻發等災害的多重考驗之下,取得歷史罕見的“十連增”,為實現全年國民經濟發展目標提供了有力支撐。
糧食是“穩民心、安天下”戰略産業。農民是糧食生産的主體,“穩民心、安天下”,歸根到底要讓種糧農民分享豐收成果,使我國農村經濟走上農業豐收、農民增收的可持續發展道路。新世紀以來,在黨中央兩個“反哺”戰略決策下,通過系統性的農村稅費改革、托市收購等糧食流通體制改革,解決了糧食豐收、農民減收的“谷賤傷農”難題。
按照世界各國工業化的經驗,糧食增産但農民不增收、糧食不增産而農民增收、糧食不增産農民也不增收都是可能出現的。我國在農民穩步增收的同時實現糧食“十連增”,是值得書寫的成就。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在耕地、淡水資源和光照氣候條件下,我國農業生産面臨越來越大的自然條件壓力。
在基本國情和自然條件限制下,確保糧食豐收、農民增收的可持續性,只能更多通過釋放制度性紅利。在我們這個有13億人口的農業大國,確保糧食豐收、農民增收持續“兩全其美”,只能依靠全面深化改革,走一條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的多贏之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強調,必須健全體制機制,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
隨著我國城鄉人口結構和勞動力結構的變化,要確保糧食豐收、農民增收,必須創新農業生産經營體制,穩步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培育和壯大新型農業生産經營組織。在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係並保持長久不變、堅持和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前提下,通過賦予農民對承包地佔有、使用、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鼓勵承包經營權在公開市場上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流轉。還要健全農業支持保護體系,改革農業補貼制度,完善糧食主産區利益補償機制。探索完善農業保險制度。破除城鄉二元結構,打破制約農業現代化的一系列“二元化”障礙,這樣才能確保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
我們要以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最大限度凝聚農村改革共識,最大限度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加快推進農村改革創新和制度建設,推動農業現代化與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同步發展,依靠改革和制度創新,避免糧食豐收和農民增收“低水平均衡陷阱”,走出一條農業現代化的中國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