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劉駿遙 齊中熙)北京汽車零部件行業工資集體協商首批六家企業日前在京簽約。全國總工會集體合同部部長張建國表示,北京工會此次對行業工資集體協商的探索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工資集體協商制度是近年來各級工會組織著力推進的一項維護勞動者權益的重要工作。截至2013年6月,全國共簽訂集體合同244.6萬份,覆蓋企業584.8萬家,覆蓋職工2.76億人。
北京汽車零部件企業工會聯合會副主席王濤介紹,本次北京汽車零部件行業工資集體協商涉及工資分配製度、工資標準、職工工資水平、伙食補貼、發薪日期及形式、企業按規定比例提取職工教育經費、企業依法為職工繳納基本社會保險費等內容。
此次協商採取了“集中協商、二次確認、分別通過、屬地備案”的途徑:首先由企業工會聯合會與行業龍頭企業集中進行協商,廣泛徵求意見後形成行業工資集體協議的草案;再由企業工會與企業法定代表人就草案擬定的內容協商溝通,通過企業職工代表大會審議等民主程序進行二次協商;各企業分別組織召開本企業職代會或全體職工大會,審議通過《北京汽車零部件行業工資集體協議》和《北京汽車零部件行業工資集體協議企業認可書》,並由企業法定代表人和工會負責人在認可書上簽字;最後到企業註冊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備案。
以工資標準為例,協議規定,根據北京市政府當年頒布的最低工資標準及有關規定,制定北京市汽車零部件行業的最低工資標準,在正常生産條件下的企業,不低於北京市政府頒布的最低工資標準的1.07倍。按2013年的水平,也就是月工資標準不低於1498元。
六家企業中,延鋒偉世通(北京)汽車飾件系統有限公司,將企業最低工資標準,從不低於北京市政府頒布的最低工資標準1.07倍提高到1.3倍,並且明確了8%的增長比率。
企業方代表北京海納川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學軍表示,集體協商制度能激發職工的工作熱情和創造性,使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的同時獲得更好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