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産、增效、增收
--我國五大自治區2013年農業發展成就綜述
新華社北京1月16日電 新華社記者
2013年,在國家大力支持下,新疆、西藏、內蒙古、寧夏、廣西五個自治區增加對農業的投入,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達到農業增産、增效、增收的目標。
2013年新疆特色林果業質量持續提升,全區優質林果種植面積突破2000萬畝,果品産量將超過800萬噸。為幫助新疆林果“走出去”,新疆投資6億元建成新疆特色林果科技園和新疆電子商務科技園,還發展了近兩萬家網商,主要銷售乾果等新疆特色産品,且九成以上銷往中東部及沿海市場。通過網絡預售定制模式,減少了農産品中間環節,新疆農民收入明顯提高。
2013年新疆農民人均增收1000元,新疆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9年的3883元增加至目前的7400元左右,翻了近一番。特別是連續兩年人均增收1000元左右,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2013年西藏全面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財政支農資金達160.5億元,同比增長11.4%。推廣“藏青2000”新品種10.6萬畝,畝均增産26.5公斤。2013年西藏糧食産量達到96萬噸,連續15年保持90萬噸以上,尤其是青稞産量超過66萬噸,創近10年來最高水平。
近年來,西藏不斷加大農業科技創新和良種推廣力度。其中,2013年推廣的“藏青2000”共增産糧食280.9萬公斤,秸稈390萬公斤,增加産值1513.6萬元。青稞等産業新技術的示範推廣,成為農牧業生産增效和農牧民增收的強大動力。2013年,西藏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6520元,連續11年保持兩位數增長。
2013年“畜牧業王國”內蒙古自治區牧業年度牲畜存欄連續9年穩定在1億頭只以上,達到11820萬頭只,實現“九連穩”。其中,羊存欄繼2005年突破8000萬隻後,2013年首次突破9000萬隻大關,達到9024.7萬隻。畜牧業穩步發展的同時,草原生態也在漸漸恢復。根據監測,牧草長勢持平和好于上年同期的約佔87.5%,總體上好于往年;全區平均植被覆蓋度達到44.1%,較上年增加了一個百分點。
據統計,內蒙古2013年糧食總産量達到歷史新高的277.3億公斤,比上年增産24.45億公斤,增幅達9.7%,實現了歷史性的“十連豐”。據介紹,內蒙古2013年糧食生産呈現“播種面積穩定、主産區全線飄紅、旱地增産貢獻大於水地和主導品種玉米受災少”的四大特點,增産量主要來自於玉米。預計全年農牧民純收入在8500元左右,增長12%以上。
2013年寧夏農業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增強,規模以上農産品加工企業262家,産值達到317億元。寧夏現有國家級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達到19家,自治區級220家(含國家級),銷售收入過10億元的企業達5家,過5億元10家,過億元42家。
2013年,為應對乾旱氣候,寧夏共完成覆膜保墑旱作農業面積206萬畝,推廣應用覆膜保墑旱作農業技術192萬畝,為促進糧食種植結構調整、挖掘旱作區糧食生産潛力發揮了積極作用,有力促進了寧夏糧食生産“十連豐”。2013年寧夏通過優化種植結構、推廣優新品種、創新經營形式等措施,在糧食播種面積比2012年減少40萬畝的情況下,總産達到373.4萬噸,與2012年基本持平,奪得寧夏曆史上第2個高産年,實現“十連豐”。
2013年,廣西著力推進“四大增糧措施”:一是推廣超級稻面積1524萬畝,比上年增加108萬畝;二是大力發展冬種春收馬鈴薯,種植面積比上年增加26.9萬畝,增産春糧7.7萬噸;三是抓好了255片國家級以及80個自治區級糧油高産創建示範片的建設;四是合理密植增糧,增加“多播一斤種、增收百斤糧”示範樣板面積600多萬畝。據統計,全年全區糧食總産1521.8萬噸,比上年增長2.48%,創近8年來最高水平;糧食平均畝産329.8公斤,比上年提高7.3公斤,創歷史新高。
與此同時,廣西大力發展特色水果,預計水果總産量突破1100萬噸,增産超100萬噸。全年新種水果59.5萬畝,其中新種特色水果佔36%。預計2013年水果産量1140萬噸,比上年增産110萬噸,增長10.7%,總産穩居全國前五位。2013年,廣西還大力發展現代蠶業,桑蠶産量連續9年全國第一,蠶農售繭收入超過100億元,比上年增加20.77%。(記者 關俏俏、王軍、林超、趙國華、潘強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