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根本上説,加快科技發展,全面推動經濟振興和社會進步,都取決於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和大量高素質人才的培養。繼續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要加快教育結構調整,著力普及和鞏固義務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質量。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體制改革。
(五)深化體制改革和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重大決策。20多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同堅決地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分不開的。要實現新階段的發展任務,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繼續推向前進,必須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建議》把深化體制改革和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放在重要位置,特別強調要完善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體制保障。這是因為,我國改革仍然處於攻堅階段,要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必須解決不少難度很大的深層次問題;同時,要搞好“五個統籌”,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建設和諧社會,都要靠深化改革。因此,必須以更大決心加快推進改革,使關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體制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建議》對“十一五”時期深化體制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這裡就幾個問題作點説明。
第一,著力推進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這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關鍵。重點是要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目前,各級政府仍然管了許多不應該管又管不好的事,而不少應該由政府管理的事卻沒有管好,一些部門之間職責不清、管理方式落後、辦事效率不高。只有堅決實行政企分開,企業才能真正成為市場主體,也才能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政府才能集中精力全面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也才能建立起有效的宏觀調控體系和制度。要繼續推進政企分開,堅決把不該管的事交給企業、仲介組織和市場,同時把該管的事切實管好,並要適應新的情況,更多地運用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加強管理。進一步減少和規範行政審批。繼續深化投資體制改革,特別要建立健全和嚴格實施市場準入制度,加強對全社會投資活動的引導、調控和監管。要深化政府機構改革,優化政府組織結構,減少行政層級,理順職能分工。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健全科學民主決策機制和行政監督機制。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
第二,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國有經濟佈局和結構調整、國有企業改革已取得了重要進展,但仍然需要加大力度,繼續推進。要加快國有大型企業股份制改革,健全現代企業制度。深化壟斷行業改革,放寬市場準入,實現投資主體和産權多元化。建立健全各類國有資産監管體制和制度。繼續深化集體企業改革。同時,認真貫徹落實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方針和政策,為非公有制企業健康發展創造公平競爭的法治環境、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
第三,推進財稅金融體制改革。要從推動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節約能源資源、促進全面協調發展的要求出發,深化財政稅收體制改革。合理界定各級政府的事權,建立健全與事權相匹配的財稅體制。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加快公共財政體系建設。完善中央和省級政府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理順省級以下財政管理體制。完善增值稅制度,實現增值稅轉型。調整和完善資源稅。統一各類企業稅收制度。加快金融體制改革,這是關係改革和發展全局的重要任務,直接關係到國家經濟穩定與安全。要繼續推進國有金融企業的股份制改造,深化政策性銀行改革,穩步發展多種所有制的中小金融企業。在深化改革中推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進一步完善金融監管體制,加強金融監管,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
目前我國已進入加入世貿組織的後過渡期,對外開放面臨更加複雜的國際環境。在紡織品貿易、知識産權、能源資源等方面,新的矛盾和問題還會繼續出現。必須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要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把既符合我國利益、又能促進共同發展,作為處理與各國經貿關係的基本準則。一是加快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積極發展對外貿易,優化進出口商品結構,努力實現進出口的基本平衡。二是繼續積極有效利用外資,著力提高利用外資質量,加強對外資的産業和區域投向引導。三是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按照國際通行規則到境外投資。要進一步深化涉外經濟體制改革,完善促進生産要素跨境流動和優化配置的體制和政策。在擴大對外開放中,切實維護國家經濟安全。
(六)加強和諧社會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保障。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要求,加快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特別要突出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就業、社會保障、扶貧、教育、醫療、環保和安全等問題。
就業是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是我們要長期面對的突出難題。未來一個時期,城鎮新成長勞動力、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等方面的壓力都很大,就業矛盾相當突出。要堅持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和再就業。
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這是維護社會公正、協調社會利益、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方面。要繼續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和失業、工傷、生育等保險制度,逐步提高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層次,增強統籌調劑的能力。同時,要認真解決進城務工人員社會保障問題,擴大城鎮社會保障的覆蓋面。有條件的地方要積極探索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努力增加財政的社會保障投入,多渠道籌措社會保障基金。
鋻於當前收入分配領域存在的矛盾比較突出,《建議》高度重視合理調節收入分配的問題。明確提出了逐步解決收入分配差距過大的原則和政策,強調要更加注重社會公平,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調節過高收入,規範個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緩解地區之間和部分社會成員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趨勢。
教育是現代文明的基石。提高國民素質,必須大力發展教育。重點加強義務教育特別是農村義務教育,強化政府對義務教育的保障責任。對農村學生免收學雜費,對貧困家庭學生提供免費課本和寄宿生活補助費,認真解決城市低收入群眾的子女就學困難問題。加大教育投入,建立有效的教育資助體系,發展現代遠程教育,促進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要進一步採取措施,堅決制止教育亂收費現象。
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要按照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的特點,採取不同的政策。加大政府對文化事業的投入,逐步形成覆蓋全社會的比較完備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形成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産業發展格局和民族文化為主體、吸收外來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場格局。要努力創造更多更好適應廣大群眾需求的優秀文化産品。
努力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健康水平。要加大政府對衛生事業的投入,完善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體系,提高對疾病預防控制和醫療救助服務能力。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整頓藥品生産和流通秩序。合理配置醫療衛生資源,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完善城市社區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認真研究並逐步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積極開展全民健身運動。
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關係重大,必須進一步抓好安全生産和社會治安工作。要健全安全生産監管體制,嚴格安全執法,加強安全生産設施建設。同時,要強化對食品、藥品、餐飲衛生等市場監管,保證人民群眾健康安全。要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繼續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依法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社會穩定,保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建議》專門闡述了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設,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推進兩岸關係發展和祖國統一大業,積極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等重大問題,提出了明確要求。
四、關於“十一五”時期需要處理好的幾個重大關係
“十一五”時期的任務十分繁重和艱巨,有許多“兩難”的棘手問題需要解決。做好今後五年的工作,要把握全局,統籌兼顧,突出重點,特別要注意處理好以下幾個重大關係。
一是正確處理內需和外需的關係。立足於擴大國內需求,是我們必須長期堅持的重大戰略方針。我國正處於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人民群眾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費結構升級的發展階段,國內儲蓄率也較高,這就決定了我們需要也有可能主要依靠國內需求推動發展。既要繼續擴大投資需求,保持固定資産投資以合理的規模和速度增長,更要注重擴大消費需求,進一步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同時,要繼續拓展國際市場,擴大國外需求。要把擴大國內需求和合理利用國外需求很好地結合起來,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二是正確處理市場機制和宏觀調控的關係。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初步建立的情況下,必須自覺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基礎性作用,以增進經濟社會活力,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經濟效益和效率。同時,要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以引導和保證經濟平穩健康運行。任何國家都有宏觀調控,我國是一個有十三億多人口的大國,又處於經濟社會迅速變化的時期,搞好宏觀調控尤為重要。要健全和完善宏觀調控體系,改善宏觀調控方式,以更好地適應改革開放新形勢的需要。
三是正確處理中央和地方的關係。我們國家大,各地情況不同,發展很不平衡。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是我們黨歷來十分重視的問題。中央在制定方針政策時,要考慮全局利益和長遠發展,也要照顧不同地區的特點和利益,區別對待。地方要充分發揮各自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因地制宜地做好工作,但必須維護和服從中央的統一領導,自覺顧全大局,這是貫徹全國“一盤棋”的要求。要堅決克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現象。只有把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都發揮好,才能把中國的事情辦好。
四是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關係。發展經濟、增加物質財富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基礎,必須毫不動搖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促進國民經濟持續較快發展。社會發展是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和重要保障。要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更加注重社會全面進步,不斷加強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與和諧社會建設,提高社會現代文明程度,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五是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我們面臨的改革發展穩定的任務都很繁重,處理好這三者的關係十分重要。只有保持經濟持續較快發展,才能不斷增強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更好地解決前進中的矛盾和問題。改革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要不失時機地推進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社會管理體制改革。穩定是發展和改革的前提。必須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在社會穩定中推進改革與發展,通過改革和發展促進社會穩定。
“十一五”時期是我國歷史發展進程一個十分重要的時期。做好這五年的工作,對於鞏固和發展來之不易的好形勢,對於順利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讓我們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紮實工作,為把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推向前進而奮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