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領導活動
 
回良玉在全國造林綠化表彰動員大會上的講話全文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4月7日   來源:國務院辦公廳

回良玉副總理在全國造林綠化
表彰動員大會上的講話
(2006年3月31日)

    今年,是我國實施“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起始之年,也是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25週年。現在,春分已過,清明將至,正是植樹造林的黃金季節。今天,國務院召開會議,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中央1號文件、全國“兩會”精神和中央關於造林綠化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認真總結25年來特別是“十五”期間全國造林綠化取得的成就和經驗,隆重表彰全國造林綠化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全面部署“十一五”時期的造林綠化工作,進一步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投入全民義務植樹運動。剛才,會議表彰了全國綠化模範城市、模範縣、模範單位和全國綠化先進集體、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受到表彰的先進代表作了很好的發言。在此,我代表國務院、全國綠化委員會,向受表彰的地方、單位和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全國造林綠化戰線的同志們致以親切的問候,向所有關心支持造林綠化事業的各界人士表示真摯的感謝!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充分肯定成績,認真總結造林綠化的成功經驗

    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造林綠化工作。1981年12月,在鄧小平同志倡導下,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作出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1981年3月和2003年6月,中央先後兩次作出關於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出臺了一系列促進造林綠化的政策措施。25年來特別是“十五”期間,在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推動下,全社會植綠、愛綠、護綠、興綠蔚然成風,我國造林綠化工作持續推進,集中表現為“四個新的發展”。

    一是全民義務植樹有了新的發展。多年來,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率先垂范,共和國部長植樹、百名將軍植樹、各級黨政領導植樹相繼展開,有力地推動了全民義務植樹運動。全國動員、全民參與已成為我國國土綠化的一大特色,成為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25年來,各地義務植樹的形式不斷創新,活力不斷增強,成效不斷提高,全國累計有99億多人次參加義務植樹,完成植樹471億多株。尤其是近幾年來,植紀念樹、造紀念林成為風尚,綠地認養、捐資綠化逐步興起,全民義務植樹運動正在向縱深推進。

    二是重點工程建設有了新的發展。國家先後啟動實施了六大林業重點工程、草原保護建設和水土保持等工程。特別是退耕還林工程增加林地面積3.1億畝,使1.2億農民直接受益;天保工程有效保護了14.3億畝天然林,使66.5萬名富餘職工得到妥善安置;退牧還草工程使草原植被明顯恢復,項目區牧草産量提高40%以上。這些工程的實施,對加快國土綠化,加強生態建設,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三是城市綠化建設有了新的發展。許多城市結合道路建設、河道整治和舊城改造開展綠化工作,有效增加了綠地面積。園林化街道、小區和單位創建工作成效明顯。城市綠地的系統規劃逐步完善,綠線管制制度不斷強化。城鄉綠化一體化建設快速推進。全國城市綠化覆蓋率由上世紀80年代中期的16.86%,提升到目前的31.66%,提高近一倍;同期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由3.45平方米,提高到7.39平方米,翻了一番多。城市綠化的快速發展,顯著改善了城市人居環境。

    四是部門綠化工作有了新的發展。各部門各系統高度重視綠化工作,認真落實部門綠化責任制,積極做好本部門的綠化工作。農業部門加強草原保護和建設,水利部門加大水土流失治理,鐵路、交通等部門積極開展綠色通道建設,石油系統堅持把綠化工作作為石油礦區建設的重要內容。部隊在搞好營區和“三荒”造林的同時,堅持不懈地支援地方造林綠化。各級工會、共青團、婦聯廣泛動員廣大職工、青少年和婦女同胞積極投身到國土綠化的實踐中。各部門各系統積極參與,發揮自身優勢,形成了造林綠化的合力。

    經過長期堅持不懈地努力,我國植樹造林和各項生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林草植被得到有效恢復,生態面貌有了初步改善。特別是“十五”期間,我國造林綠化進入了投入明顯加大、步伐明顯加快、效果明顯提高的新階段。5年來,全國共完成人工造林4.6億畝,新增封山育林2.1億畝,創造了我國造林綠化史上的最高記錄,造林合格率和保存率也穩定在較高水平。目前,全國人工林保存面積近8億畝,位居世界第一;全國人工種草累計保留面積超過4億畝,草原圍欄面積和禁牧面積分別超過5億畝,這在我國歷史上是沒有過的。

    根據有關部門的最新監測結果,我國生態狀況出現了許多可喜變化,可以概括為“兩增兩減”。“兩增”,就是森林資源持續增加、部分野生動植物種群數量穩中有增。我國森林覆蓋率已由上世紀末的16.55%提高到2003年的18.21%,森林蓄積量由115億立方米增加到124億立方米,初步實現了森林數量和質量由長期持續下降到逐步上升的歷史性轉折。野生動植物和生物多樣性得到較好保護,全國55.7%的陸生野生動物數量穩中有升,71%的高瀕危野生植物達到野外種群穩定標準,濕地面積快速減少的勢頭得到初步遏制。“兩減”,就是水土流失面積減少、土地沙化面積減少。全國水土流失面積總量由上世紀末的367萬平方公里,下降到目前的356萬平方公里,並且水土流失強度逐步減輕。全國沙化面積總量由上世紀末年均擴展3436平方公里,轉變為目前年均減少1283平方公里,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首次縮減。這些積極變化,為做好“十一五”時期的造林綠化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黨中央、國務院英明決策和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和高度重視生態建設的結果,是全國各族人民、廣大幹部群眾不懈努力和共同奮鬥的結果,也是林業系統廣大幹部職工辛勤勞動和長期奉獻的結果。這些成績的取得,充分證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是動員全國億萬人民植樹造林,加快國土綠化進程,改善生態環境的有效途徑。

    25年來,我們在造林綠化實踐中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歸納起來主要有六條:一是堅持全國動員、全民動手、全社會搞綠化的方針。我國總體上是一個缺林少綠的國家,生態建設任務十分繁重,只有發動全民參與,調動社會各界的積極性,才能加快國土綠化。二是堅持以改善生態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為目標。造林綠化只有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緊緊扣住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才能真正得到各個方面的重視和支持,才能加快發展步伐。三是堅持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的建設原則。造林綠化既具有公益屬性,又具有經濟屬性。只有正確處理好三大效益之間的關係,在重視生態效益的同時,充分考慮參與者的經濟利益,才能保證造林綠化快速健康發展。四是堅持重點生態工程建設、義務植樹和社會造林並重的工作格局。重點生態工程建設是造林綠化的主體,義務植樹和社會造林是造林綠化的左右“兩臂”,只有真正實現了三者的有機結合,才能形成千軍萬馬齊上陣、生龍活虎搞綠化的良好局面。五是堅持走科技進步和依靠法制的發展路子。只有嚴格按照科學規律辦事,不斷提高科技含量,才能保證造林綠化的質量和效益。同時,只有加強法制,嚴格執法,保護好造林綠化主體的合法權益,才能保障綠化事業的健康發展。六是堅持實行目標責任制和典型引路的推進辦法。建立以地方各級政府主要領導為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為主要責任人的綠化工作目標責任制度。廣泛宣傳發動、表彰帶動和檢查促動,有效地推進國土綠化。這些經驗是實踐的總結,是群眾的創造,是寶貴的財富,我們必須始終堅持,不斷完善,並進一步發揚光大。

    二、準確把握形勢,努力實現“十一五”時期造林綠化事業又快又好發展

    “十一五”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造林綠化的關鍵階段。造林綠化,既是改善生態環境、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美化生活、提高人居質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關鍵措施,還是保障農業、富裕農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森林有多種功能,林業有多種效益,綠化有多種作用。實踐證明,造林綠化能夠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多種需求,為人民群眾提供多方面的福祉。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其地位將越來越重要,作用將越來越突出,任務也將越來越繁重。我們要進一步提高對做好造林綠化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努力推進造林綠化事業又快又好發展。

    “十一五”時期造林綠化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用科學發展觀統領造林綠化工作,突出“堅持以人為本、共建綠色家園”的主題,圍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深入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繼續實施重點生態建設工程,著力抓好城鄉綠化和綠色通道建設,努力開創國土綠化新局面。

    “十一五”時期造林綠化工作的總體目標是:重點地區生態治理取得突破性進展,大江大河流域的水土流失和主要風沙區的沙漠化明顯緩解,全國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得到基本遏制。到2010年,森林覆蓋率達到20%,新增治理沙化土地面積1.67億畝;改良草原面積6億畝,人工種草保留面積3億畝;城市規劃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5%以上,綠化覆蓋率達到40%以上,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0平方米以上。

    做好“十一五”時期的造林綠化工作,我們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和有利的宏觀環境。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和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描繪了“十一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明確了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指導思想、奮鬥目標、主要任務和重大部署。這其中,最鮮明的特點,就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最突出的亮點,就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切實保護好自然生態;最主要的目標之一,就是基本遏制生態環境惡化趨勢。這些重大戰略決策,為加快國土綠化提出了新要求,賦予了新使命,注入了新動力。

    同時,我們必須看到,“十一五”時期的造林綠化工作,還面臨不少挑戰和壓力。從目標任務來看,雖然造林綠化成效明顯,我們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但我國森林資源總量不足、分佈不均、質量不高,沙化面積大,水土流失嚴重,不少地方造林種草成活率低,實現2010年的造林綠化目標難度很大。從生態狀況來看,雖然已經出現了許多可喜變化,但我國自然資源短缺,生態環境依然脆弱,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生態環境承受的壓力加大,保護林草植被和濕地的任務加重。從社會需求來看,雖然林業和草原畜牧業為社會提供了豐富的産品,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社會對多種林産品、畜産品的需求將越來越多,對森林、草原、濕地發揮旅遊觀光等多功能作用的要求將越來越高,保護與利用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對這些困難和挑戰,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和足夠的估計。

    可以説,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造林綠化事業機遇與挑戰並存、希望與困難同在。我們一定要提高認識,把握形勢,抓住機遇,紮實工作,堅持把科學發展觀的指導思想與造林綠化的自身規律有機結合起來,把構建和諧社會的總體要求與造林綠化的具體實踐有機結合起來,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任務與造林綠化的豐富內涵有機結合起來,努力開創“十一五”時期造林綠化事業的新局面。為此,要堅持做到以下“五個必須”:

    一是必須突出“堅持以人為本、共建綠色家園”的主題,進一步彰顯造林綠化的時代特徵。突出這一主題,既是廣大群眾的共同願望,也為全民義務植樹運動注入了新的內涵。要緊緊扣住以人為本的要求,著力使人們的生産、生活環境更加美好。要充分發揮全國動員、全民動手、全社會搞綠化的優勢,最大程度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參與造林綠化事業。要牢牢把握山川秀美的目標,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新貢獻。

    二是必須遵循客觀規律,努力提高造林綠化成效。要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分區突破的原則,促進東南西北、城市鄉村造林綠化的全面協調發展。要把握好經濟發展與生態建設的關係,注重發揮森林和草原的多種功能,在加快經濟發展中不斷改善生態環境,在實現生態良好中促進經濟發展。要把握好造林綠化速度與質量的關係,始終追求既有較快的發展速度,又有較高的質量和效益,努力轉變造林綠化的增長方式。要把握好資源培育與管護的關係,把管護放到與培育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注重通過穩定和完善政策,鞏固和發展造林綠化成果。

    三是必須堅持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加快實現山川秀美的進程。實施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是黨中央準確把握世界林業發展趨勢和著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作出的重大決策。這是我國林業發展的基本方針,是林業工作和造林綠化事業的長遠方向,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要加快造林綠化步伐,使需要進行生態治理的地方儘快得到治理。要加強林草植被的保護,促進自然生態的恢復和發展。要重視産業發展,更好地滿足社會對林畜産品的需求。

    四是必須抓住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機遇,在服務大局中推進造林綠化事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使農民儘快富起來,使農村儘快美起來。在這一進程中,造林綠化大有作為。農民要增收,農業要發展,農村要繁榮,既要認真做足做好18.3億畝耕地精耕細作的文章,也要著眼于42.7億畝林地、60億畝草地、豐富的沙地和水域等資源的嚴格保護、合理開發和有效利用。相對來講,我們對耕地利用、開發、投入得較多,組織、安排、部署得較細,取得的成效也較大,而對林地、草原、沙地、水域等資源的保護開發利用重視不夠、投入不足。要通過大力發展造林綠化等途徑,把這些非耕地資源保護好、開發好和利用好,在提高生態效益的同時開發新的産業,努力開闢農民增收空間。

    五是必須採取有力措施,鞏固和發展全民參與造林綠化的良好勢頭。造林綠化是公益事業,是政府的重要職責,要充分發揮政府的組織領導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公共財政投入力度,切實把造林綠化放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造林綠化是公民的義務,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要不斷把義務植樹運動引向深入,使之成為公民道德教育、素質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的載體。造林綠化是一項産業,是社會投資獲取回報的一條重要途徑,要儘快建立起造林綠化的利益驅動機制,讓人們在盡綠化責任的同時獲得合理的經濟效益,在為改善生態環境作貢獻的同時達到增收致富的目的,最大程度地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此外,還要辦好五年一屆的中國綠化博覽會,營造全社會關心造林綠化的良好氛圍。進一步做好各種評比表彰工作,促進造林綠化的發展。

    三、加大工作力度,切實落實當前造林綠化的各項措施

    做好今年造林綠化工作,為順利完成“十一五”時期的造林綠化目標和任務打好基礎,具有重要意義。當前,要切實落實好以下七個方面的措施。

    (一)加強造林綠化宣傳。要深入宣傳造林綠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增強全社會關注生態的憂患意識、改善生態的責任意識、保護生態的法律意識。要深入宣傳全民義務植樹的公益性、義務性和法定性,使適齡公民都能真正認識到義務植樹是自己應盡的法定義務。要廣泛宣傳造林綠化的巨大成就、政策措施、典型人物和先進事跡,增強廣大群眾搞好綠化工作的信心和動力。要充分發揮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等媒體的作用,廣泛採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不斷豐富宣傳內容,提高宣傳效果。

    (二)加強全民義務植樹的組織落實。要抓緊制定《全民義務植樹條例》及地方性法規,建立健全法律體系,依法開展全民義務植樹。要充分發揮縣市、鄉鎮、街道在綠化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認真落實屬地管理的規定,實行登記卡制度,把義務植樹任務落到實處。要拓寬渠道、創新形式,積極開展綠地認建認養、門前“三包”、植紀念樹、種紀念林等活動,方便群眾履行植樹義務。各級綠委辦要加強檢查指導,總結推廣經驗,推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深入開展。

    (三)加強農村造林綠化。要與建設現代農業相結合,大力發展經濟林等特色産業,繁榮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要與改善農村生態狀況和人居環境相結合,加強村屯綠化和“四旁”植樹,改善村容村貌。要與增強農業綜合生産能力相結合,大力加強農田防護林體系建設,構築糧食穩産高産的生態安全屏障。要在全國農村開展“綠色家園”創建活動,倡導農民植綠、護綠、愛綠的綠化文明理念,引導農民通過造林綠化改善自己的生産生活條件。

    (四)加強國家重點生態工程建設。要繼續抓好在建工程的實施工作,加強科學管理,穩定完善政策,培育後續産業,建立長效機制,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確保工程建設的質量和成效。要根據新的任務要求,適時啟動沿海防護林、石漠化治理等生態工程,開拓造林綠化的新領域。

    (五)加強部門綠化工作。要充分發揮各部門各系統在國土綠化中的重要作用,進一步形成各負其責、齊抓共管、各行各業抓綠化的良好局面。農業部門要繼續抓好草原保護建設工程,切實保護好草原生態。水利部門要認真搞好小流域治理,切實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鐵道、交通、林業等部門要將造林綠化作為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內容,切實推進綠色通道建設。城建等部門要進一步做好城市綠化美化工作,堅持綠化生態與景觀效果並重,堅持綠化建設與管護並重,更加注重綠化近自然化,更加注重城鄉綠化一體化。工會、共青團、婦聯和其他部門、單位要繼續積極參與造林綠化。

    (六)加強造林綠化成果的管護。要採取更加嚴格有效的措施,防止亂砍濫伐林木和非法侵佔林地、濕地和草地,加強對古樹名木的保護。要做好森林和草原病蟲害、鼠害等的防治工作,嚴密防範外來有害生物,降低自然災害對造林綠化成果的危害。當前,正是清明掃墓踏青的高峰時節,正值春季森林草原火災的高發季節,加上一些地區森林火險氣象等級偏高,部分地方森林火災頻發,防火形勢相當嚴峻。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務必高度重視、明確責任、嚴格管理,把宣傳教育、預測預報、隱患排險和火源管理等各項措施落到實處,確保防火應急機制靈敏有效,確保不發生重大森林和草原火災。

    (七)加強造林綠化工作的組織領導。地方各級黨委、政府要進一步提高對造林綠化工作重要性、緊迫性的認識,把加快造林綠化、加強生態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議事日程。要認真落實領導幹部任期綠化目標責任制,主要領導同志是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同志是主要責任人,做到認識到位、政策到位、措施到位。要認真落實部門綠化分工負責制,高標準做好本部門本系統的綠化工作。要進一步完善“十一五”國土綠化規劃,做到生態環境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要進一步加強各級綠化委員會及其辦公室的機構建設,充實幹部隊伍,提高人員素質,改進工作作風,更好地發揮參謀助手作用。

    造林綠化是一項關係全局、影響深遠的宏偉事業,需要付出長期而艱苦的努力。我們要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開拓創新,銳意進取,紮實工作,努力完成造林綠化各項任務,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出新的貢獻。